产科术后深静脉血栓13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产科术后深静脉血栓13例临床分析

王骧

王骧(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产科手术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御措施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6-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产科手术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和溶栓等综合治疗方法,观察该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长以及基础疾病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密切相关。该组患者中除2例肺栓塞转内科治疗,1例急性心衰转院,其余均康复。结论有效控制产妇体重和生育年龄,术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发病。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产科术后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长程产科术后常见疾病,术后组织细胞破损,静脉损伤,内、外源凝血机制激活,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由于产科手术后患者处于高度应激状态,血栓形成后脱落形成深静脉血栓。LEDVT常见变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紫绀。溶栓和防止血栓继续脱落和阻塞重要脏器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溶栓和整体护理治疗该病,现将患者护理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01至2012-01于我院进行产科手术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术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下肢远端皮温降低颜色变深等临床症状,经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1.2方法

对术后出血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嘱患者休息抬高患肢,可适当使用利尿剂,根据患者自身条件选择弹力袜或弹力绷带起床活动。按摩疼痛或肿胀的下肢。每日使用低分子肝素5000U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直到凝血时间为正常的2倍。对于已有栓子形成患者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每日使用低分子肝素10000U由静脉泵入,疗程持续1周。同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滴液使患肢消肿,并配合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阿司匹林,每天2次,每次100mg。密切观察患者产科手术后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每日记录患者下肢远端皮温、色泽、周径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止肺栓塞的发生。溶栓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有无血尿、血便等,监测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以及INR等各项指标。确保纤溶治疗时纤维蛋白原不低于0.6~1.0g/l,防止脑出血发生。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产品与服务的统计学解决方案)软件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及处理,以±s来表示数据,以t检验应用于计量资料,以X2检验应用于计数资料,采用q检验对两组数据相互比较。

2结果

(1)该组13例患者治疗前后INR指标如表-1,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NR差异较大,具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有效。(2)该组13例患者中除2例肺栓塞转内科治疗,1例急性心衰转院,其余均无并发症。(3)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长以及基础疾病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生育年龄越大、体重越重、手术时间越长则发生LEDVT可能越高。术前基础疾病可能增加术后LEDVT并发症可能。

表-1患者自然情况、并发症以及治疗前、后INR指标比较

3讨论

3.1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较为突然,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栓子形成后粘附与血管内皮表面,突发的刺激或运动可能造成栓子脱落[1]。同时纤溶机制以及血流动力学混乱使得溶栓过程较为复杂。临床上尽早发现血栓和阻塞的形成对预防栓子脱落引发重要脏器坏死有重要意义。根据临床症状和部位可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三种情况[2]:①中央型。血栓形成于髂-股静脉,临床上可见全下肢急骤肿胀,患肢皮温体温升高;②周围型。血栓形成于股静脉或小腿深静脉,只要见大腿肿胀,且不显著;③混合型。血栓形成于全下肢深静脉,下肢肿胀明显且进展较快,可出现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远端呈青紫色肿胀。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最后一种类型血栓最易发现,但对于前两种较可能忽视。必须加强重视。

3.2产科手术后必须对可能出现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3]。包括一般治疗、体位控制、按摩肌肉等方法。一旦确诊栓子形成,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嘱咐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禁止移动或按摩患肢造成栓子脱落[3]。药物治疗主要是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以及尿激酶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主要是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可以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以达到抗凝作用[4]。故在使用肝素前必须排除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患者,排除中风、严重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溶栓治疗主要依赖尿激酶作用。其可以直接作用于血栓内部,溶解血栓,并且可以激活纤维蛋白酶原,促使纤维蛋白。但又报道表明[5],尿激酶对富含水分的凝胶状态纤维蛋白酶更具亲和力,血栓机化后,纤维蛋白酶减少可能影响尿激酶功能。

3.3产科术后必须密切监测产妇凝血功能,对于功能异常者,必须重视术后锻炼。但在血栓形成急性期绝对禁止下床活动。急性期过后,患者适当运动对于手术康复极为重要。帮助患者下床适当运动,同时辅助患者在床上完成腓肠肌运动训练。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再发可能。但禁止任何热敷和冷敷以防止血管痉挛。

总之,产科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重点在于积极溶栓治疗,但术前有效控制产妇体重和生育年龄,术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发病。

参考文献

[1]申彦杰,杨家茂,杨奕梅.妇产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9):22-26.

[2]CheYaakobCA,DzarrAA,IsmailAA,etal.Anticoagulanttherapyfordeepveinthrombosis(DVT)inpregnancy.CochraneDatabaseSystRev,2010,16:6-9.

[3]张颖,蒙秀林,杨建波,等.孕产妇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56-758.

[4]张锐,马德奎.妊娠期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26.

[5]VoraS,GhoshK,ShettyS,etal.DeepvenousthrombosisintheantenatalperiodinalargecohortofpregnanciesfromwesternIndia.ThrombJ,2007,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