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林晓芬

林晓芬(汕头市龙湖区下蓬医院内儿科广东汕头515065)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中西药治疗组加服“利咽消滞汤”治疗。结果西药治疗组,17例显效,19例有效,39例无效,总有效率48%;中西药治疗组,45例显效,13例有效,另有17例无效,其总有效率达77.33%。结论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喉咽返流胃炎奥美拉唑

喉咽反流性疾病(LPRD)的致病因素主要是胃蛋白酶和胃酸,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酸制剂的药物治疗方法。而喉咽反流性疾病的根本发病机制是因上消化道动力出现异常造成,在喉咽反流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上消化道动力对治疗有无帮助目前还没有明确。慢性胃炎是常见和多发的胃慢性炎症疾病,是由多方面致病因子在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下引发,其患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第一位,并且虽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就越大,该病患者多为男性[1]。其致病因素主要包括:长期服用刺激性的药物或食物、过度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吸烟等,也可能是急性胃炎的继发症。本文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150例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重点研究此法对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9月期间符合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15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为(39±3.78)岁,患者病史为1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未见肿瘤或其他严重性疾病,之前均未用过胃动力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咽喉反流的初步诊断标准依据对患者的反流症状及反流体征评分指数。

1.2治疗方法①150例患者均符合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中西药治疗组和西药组,分别约7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0mg/次,2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胃动力药吗丁啉,10mg/次,3次/d;中西药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方用:茯苓15g、半夏6g、厚朴10g、郁金10g、苏梗10g、桔梗8g、川贝7g、僵蚕6g、木蝴蝶15g、蝉蜕12个、石菖蒲8g,水煎至200mL,1剂/d,每天分两次服用,7天为一疗程,治疗八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咽喉部症状及水肿完全消失,镜下可见咽喉部溃疡愈合或粘膜充血。慢性炎症好转,经胃镜检查胃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咽喉部症状明显好转,炎症减轻,镜下可见咽喉部症状病变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黏膜病变缩小范围过半。无效:咽喉部症状及镜下咽喉部病变均未见改善,经胃镜检查无明显变化[2]。

2结果

150例患者经治疗后,西药治疗组,17例显效,19例有效,39例无效,总有效率48%;中西药治疗组,45例显效,13例有效,另有17例无效,总有效率达77.33%。

3讨论

基于生理方面,人体上呼吸道拥有自身抗酸反流的屏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上、下食管括约肌,②食管蠕动清除胃酸,③食管黏膜组织的抗酸能力。④咽喉部的呼吸道纤毛上皮清除支气管树的黏液能力。倘若当以上几种呼吸道抗酸反流屏障均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则会导致纤毛功能损坏,致使胃酸直接对喉黏膜造成刺激作用,引发清嗓动作,甚至会产生咳嗽、喉痉挛等其他症状。而这些病症会进一步对咽喉造成伤害,可能会由于持续咳嗽引发声带肿涨、接触性溃疡或者出现肉芽肿等病理状况。当然也不排除与LPRD相关的病症出现,如声因嘶哑、喉咙有异物感、喉咙肿痛。人们常说的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消化道异常导致胃内积聚物产生的胃酸及胃蛋白酶反向流入食管内,给人体造成多种不适感和并发症,较为典型的症状如:烧心、呼吸道反酸水、胸骨后疼痛。由以上病症导致的食管症状如:食管内发生糜烂、食道狭窄、Barett食管或者食管腺癌症。经过医学研究很多学者都得出以下结论食管胃动力异常主要系GERD以及基本发病机制所致[3]。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类型药剂,能够降低酶活性,特别是对胃黏膜壁细胞中包含的H+,K+-ATP酶的活性抑制作用显著,从而抑制胃酸,同时对刺激因子导致的胃酸分泌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到达防止胃酸产生,避免对食管及咽喉黏膜构成伤害,起到治疗作用[4]。目前医学界将质子泵抑制剂视为有效治疗咽喉反流的药物,然而对治疗时采用何种剂量、治疗疗程以及缓解标准等方面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普遍认为采用该药物治疗一般需要较大剂量,且治疗时间较长,为2-6个月。经过临床实践及分析研究发现,多种因素都肯会导致咽喉反流,单纯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结合胃动力药物的方法,治疗因胆汁反流幽门杆菌或者咽喉反流导致的喉炎病症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我国中医学认为该病为“梅核气”。因肝气旺而犯胃,导致脾胃失调,胃气上行,故津液不布。对症治疗应采取舒肝、利咽润喉的方法。“利咽消滞汤”为本项目组自拟方。方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茯苓健脾渗湿,助半夏化痰;苏梗芳香行气,理肺舒肝;郁金行气解郁止痛;桔梗开宣肺气,祛痰利咽;川贝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僵蚕化痰散结;木蝴蝶、蝉蜕、石菖蒲宣窍利咽,整方共奏祛痰利咽,行气散结,降逆和胃止痛之功效。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特殊检查变化情况,科学统计分析处理,评定本方疗效。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喉咽返流合并慢性胃炎,疗效好、见效快、且副作用小,因此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邵世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J].河南中医,2010,30(6):594.

[2]刘永瑞.慢性胃炎临床用药体会[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3):80-81.

[3]王晓哗,叶京英,韩德民,等.全国咽喉pH检测在诊断反流性咽喉部疾病中的作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834-838.

[4]张立红,李娜,郑宏伟,等.咽喉反流的初步诊断[J].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