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例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153例陪伴分娩的临床意义

聂英

聂英(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鞍山114005)

【摘要】目的通过对153例陪伴分娩孕妇的临床观察,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孕妇,无头盆不称,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妊娠并发症,随机分为陪伴分娩组153例、对照组153例。结果陪伴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陪伴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陪伴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产科病率和围产儿病率等,使阴道顺产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陪伴分娩顺产率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159-01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生殖健康越来越被关注。如何减轻分娩时的痛苦,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减少产后出血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从2007年6月~2008年10月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153例实施了“以人为本”产时陪伴分娩模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孕妇选自在我院住院愿意阴道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6人,随机分为陪伴分娩组(陪伴组)及正常分娩组(对照组)的孕妇各153人,无产科和妊娠并发症,无头盆不称。

1.2方法陪伴组是孕妇待宫口开达2cm进分娩室至分娩结束,除管床医生监护外,还指定一名助产士进行导乐陪伴分娩,按要求全程一对一陪伴,并密切监护产程中母婴情况及产程进展,同时允许丈夫或选定的家人陪伴。对照组则由轮班助产士按以往常规规定的监测及处理,无家属陪伴。

两组孕妇在身高、年龄、孕次、孕周及宫颈成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孕妇分娩情况比较

陪伴组孕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2.2两组阴道分娩情况及产程时间比较

陪伴组孕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孕妇产程时间比较,除第三产程外,陪伴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

2.3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陪伴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分娩时的孕妇心理是十分复杂的,分娩过程充满了紧张、恐惧和担心。这种紧张的情绪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分娩的安全性,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产科就将导乐引入产房,并与常规护理做比较,均表明导乐陪伴分娩可使产程缩短,手术产降低,母儿并发症减少。

“导乐”是希腊语“Doula”的音译,原意为“女性照顾女性”。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中,由一位富有爱心,态度和蔼,善解人意,精通妇产科知识的女性始终陪伴在产妇身边,这位陪伴女性即为“导乐”。“导乐”在整个产程中给分娩妈妈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并采用适宜技术,帮助分娩妈妈渡过生产难关。

本研究是把导乐陪伴分娩即有助产责任制又有家属陪伴的分娩。“助产责任制”除可提供全程护理观察员的连续性,密切医患之间关系外,还可对产妇家属进行指导,教会家属如何科学帮助产妇,使产妇从家属方面获得亲情支持,便于正确指导产妇顺利渡过分娩期。“家属陪伴分娩”则可提供亲情关怀,在整个产程中,给予产妇心理疏导与情感支持,帮助产妇缓解或去除焦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产妇自然分娩信心,消除对医务人员不应有的误解和纠纷,从而增加对医务人员的信任,进一步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从产妇感情而言,医护人员是无法替代其亲人的,特别是丈夫,他是产妇最知心者,他的关怀与抚慰犹似给产妇服了一帖“安慰剂”,促进了产妇体内内啡肽的产生,从而间接地减轻了她的痛苦。

本文观察证实:将助产责任制即导乐陪伴分娩与家属陪伴分娩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善了产时质量。陪伴分娩不仅是一项适宜的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技术,使顺产率大大提高,而且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同时有利于增进夫妻感情,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产时的服务质量。

总之,陪伴分娩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新的产时服务模式对大部分产妇是适宜的,可使更多母亲们能顺利而愉快的分娩,保证母婴平安,提高阴道分娩分娩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玲,刘冬岩,黄醒华.陪伴分娩49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35~436.

[2]郑怀美主编.妇产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