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培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作文教学培养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郑平

◆郑平甘肃省灵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44000

作文首先是一种欲望——抒发、倾吐、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欲望,就好比饿了想吃饭,口渴了想喝水一样。有了这种欲望,才有可能思考怎样表达,怎样得体恰当地表达,怎样简洁、明快、优美地表达,也才会对那些名人大家的优秀作品产生好奇,注意学习其中的妙语佳句,并对那些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表达技巧及方式有所感悟。其实,这种欲望就是写作最可贵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即写作兴趣。一个语文老师,只要找准了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并能培养起这种兴趣,在学生的初学阶段加以保护,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成功的语文老师。

一、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在动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就是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灵台民间有句俗语“牛不喝水强按头——白废力气”,能十分形象生动地阐明这个原则的积极意义。一个人如果不愿干某件事,或者对某件事没兴趣,别人逼着他干,大多是干不好的,要他有所创新、有所成就就更匪夷所思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写作技巧是作者自己“悟”出来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只能交给学生“规律”,却不能交给学生写作的“秘诀”,这个能使自己的文章不同凡响的“秘诀”只有靠写作者去用心体悟,即使悟出来了,也只能适用于自己,却不能教给别人。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作文秘诀》)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读书时就爱上了写作,二十岁时候,则开始了文学创作,平均每年一部小说,三十岁成名以后,他每天工作达十八个小时,到他五十一岁逝世止,竟写了九十几部小说,描写了两千多个人物,为世界文学宝库建造了一座辉煌、不朽的纪念碑。

笔者二十年前走上教育战线,最初分配在一所山区独立中学任教,初来乍到,人生地疏,工作之余难捱的寂寞使我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何不用文学的笔为这苍白的日子涂上点色彩呢?最初,选择写新闻,从最简单的简讯写起。记得第一次写的简讯是有感于山区群众认识到落后是由于封闭,由于道路不畅,交通阻塞,所以春寒料峭之时已动工修路,题目是《致富的路》,稿子寄给当时的县广播电台。接下来近一周的日子,我每天放学后不变的活动项目就是站在校园后面正对着乡政府高音喇叭的操场上,聆听县广播上的所有节目。终于在一周后的一个星期日下午,我听到了我的名字,听到了我写的稿件。那一刻,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描绘自己的心情,总之,远山近水皆有情,清风明月都觉亲。从此后,我凭着对写作的热爱以及由此焕发出的生活激情,抽时挤空,坚持写作,几年间,省、市、县报纸、电台上都出现我的文章,到后来,还出版了两本书。二十年了,环境在变,年龄在变,但我对写作的兴趣没变,闲暇之时,捉笔爬格的习惯依然如故。我的亲身体会是:写作,就是要心中燃起一团火来,而且要燃得越旺越好!这种旺盛的写作热情,是爱好、期望、信心的一种合金,是始终能以推动写作进步的巨大内在动力。

二、示范写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大多数语文老师并不感到有多难,几百字的一篇文章,想教多“透”都有可能。但每周两节的写作教学,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一线的老师大都认为写作课无从下手,无论讲什么好像对大部分同学的写作能力都无大的裨益,再加上应试教育指挥棒的作用,索性干脆不讲。大部分老师把作文题目一布置,留在课外,写作课挪作讲授课文,一些最基本的写作知识只在课文讲授时,蜻蜓点水式的点到即止,学生获得的写作知识是零碎的、不系统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语文老师本身对写作不感兴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喜欢,怎能引导学生培养起写作兴趣呢?笔者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一是现身说法培养兴趣。每接手一个新班,写作课上,我并不急于布置作文,也不急于讲有关写作知识,而是不遮不掩地向学生讲述我的写作经历,从第一次写新闻稿件的动机、听到稿件播出后的心情到以后的创作经历,既有稿件“泥牛入海”时的苦闷,也有飘溢着油墨香的书籍出版时的喜悦,然后把自己发表的作品及出版的书带到教室让同学们参观。以后的教学中,每有新作发表,我总要带到教室让同学们共享老师写作的快乐。有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我都要从“话题”的提出,灵感的激发,构思的过程详细的谈写作的经历。每讲到精彩处,我总会发现同学们眼睛发亮,精神振奋,即使平时学习特差的学生也有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激情,他们眼睛里明亮的光芒,说明他们已有了写作的兴趣。二是环境熏陶培养兴趣。近年来,灵台的文学创作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学新人层出不穷,部分作者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频频露脸,全县近年来出版作品近百部,这是一笔底蕴丰厚的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教材。我在写作课上经常向同学们反馈本县文学创作发展情况,并推荐名篇佳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来说,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固然技高一筹,但他们太高大、太遥远,学生都感到高不可攀,而且他们的作品文化背景、地域风情与现在相比甚远,学生难以领悟其中的高妙绝巧。但灵台本县作家及作品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同在一个城里生活,同饮一眼泉里的水,他们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神奇,说明写作的动因在人而不在地域环境。笔者交往的许多人,都是在格子上苦苦爬涉的乡土作家、诗人,学生对这些人和事特别感兴趣,听起来有亲切感,学起来有亲近感。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激励比海阔天空、无的放矢的神侃效果好得多。三是师生诵读培养兴趣。笔者上初中时,曾遇到一位姓仇的数学老师,兼做我们的班主任,他经常利用空堂及自习课给我们读一本科普文学刊物上的作品,记得有高士其等人的文章,给学生时期的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现在回想起来,初中时每天给我们上语文课的老师还没有这位数学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笔者走上工作岗位后,坚持订阅多种文学刊物,每有自己喜爱的作品,总要拿给学生读,学生对此也有兴趣,习作中常见曾读过的作品里的辞汇名句。不能说这些方法是百分之百有效,但在引导学生亲近写作、亲近文学方面的确是有效的。笔者断断续续教了十多年语文,虽然没有教出诗人、小说家,但我教过的学生很少有提起写作就头痛的“拒作”之症。

当前,语文老师不写作、缺乏写作体验的现象,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赛教,学校开展的公开交流课,几乎全是作品讲授课,即使有写作课,无非是先讲评学生习作,纠正所谓带倾向性的问题,然后布置一个小作文题目,学生仓促应战,作出急就章,然后几个代表诵读,老师堂而皇之的点评。而教者既不讲构思,又不动笔写,这种缺乏切身体验的写作及作文指导,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三、苛求是兴趣的杀手

学生在写作中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得不到老师这个唯一读者的鼓励,最是一件无趣的事。面对一个题目,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写才能使老师满意。老师看到学生苦于写不出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一逢作文,便抓耳挠腮,也很着急。而交上来的习作,文不从,字不顺,顿时怒火中烧,提起笔来,横挑鼻子竖挑眼。殊不知,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鼓励,难有成就感,疲于应付,倦于无趣,写作课上如坐针毡,提起笔来索然寡味。如此情况,肯定有学生写的不好的原因,但语文老师也难辞其咎。为什么把要求定的那么高、那么一致呢?著名影视演员李明启说过一句话:“打击出蠢才,鼓励出天才。”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写作实际,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作文批改中,能肯定的地方尽量肯定,只有一段好,就把这段的好处说透,让作者印象深刻;如果只有一句好,就称赞这句话写的精彩高明;实在无好处可言,还可以在书写、写作速度等方面加以肯定……总之,多表扬,少批评,尽量爱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从写作中得到些许乐趣,久而久之,总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