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分析

代金钟

代金钟

(湖南省吉首市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湖南湘西416000)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时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急诊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诊时应用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最高为94.74%,其次为室性早搏90.91%;二者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较其他诱因引发的心律失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胺碘酮快速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131-02

冠心病已逐渐成为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主要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脏病变,好发于高龄人群。其发病原因为冠脉病变导致狭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又称其为缺血性心脏病[1]。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进而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增加。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大部分未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病。为探究急诊中对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本文展开了对58例患者的研究,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急诊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急诊时应用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33例,女25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6.3±11.7)岁,病程3年~15年,平均病程(9.5±4.2)年;所有患者经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11例室性早搏,13例持续性房颤,19例阵发性房颤,12例阵发性室速(PSTV),3例室速。主要临床症状为心绞痛、心悸、气促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排除窦房阻滞、预计综合症、甲亢、窦性心动过缓或甲低等疾病类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胺碘酮治疗,静脉滴注由法国Sanofi-AventisFrance生产的胺碘酮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H20120496,2012-11-23)治疗,首次滴注剂量为150.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于10.0min内缓慢静脉滴入,其次保持1.0mg/min的滴速维持6.0h的匀速静滴;之后可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减量治疗。若30.0min内没有恢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可给与150.0mg/15~30min的追加治疗,追加次数维持在2~3次(12h的滴注总量﹤1000.0mg);维持性用药期间,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电、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定期检测,同时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检查。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研究座谈会中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为基础制定为[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治疗24h后早搏发生低于10个/h或未发生早搏——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律明显改善,治疗24h后早搏显著减少——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检查无变化,治疗24h后早搏未发生改变甚至次数增加——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运用胺碘酮治疗后,转复率最高的为阵发性房颤,约为94.74%;再次是室性早搏,约为90.91%;较其他诱因引发的心律失常的转复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见1。

表1不同诱因导致的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n;%)

注:室性早搏与阵发性房颤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χ2=0.1586(p=0.6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阵发性房颤与其他诱因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室性早搏与其他诱因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共6(10.34%)例,血压降低3例,恶心2例,呕吐1例,未经特殊治疗后症状缓解。

3讨论

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室速、阵发性室速、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室性早搏等,不同因素诱发的心律失常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3]。因此,临床在进行急诊治疗时,应根据发病原因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胺碘酮是一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并具有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4]。其主要电生理效应能够延长患者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以及有效不应期,有助于消除折返激动,能够有效地抑制心房以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减缓传导的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而且不会影响静息膜电位以及动作电位高度,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作用往往大于逆向。胺碘酮在机体组织内转运较为缓,亲和力较高,其生物利用度通常因人而异,位于30%~80%之间。单剂量口服3~7h后达峰浓度,负荷量给药通常在一周后发挥作用。胺碘酮半衰期长且具有明显个体差异(20~80d)[5]。在治疗前几天,大部分药物均在组织中蓄积,尤其是在脂肪组织,数天后才开始进行清除,几个月后因人而异达到稳态浓度。根据胺碘酮上述特性,应给予患者负荷量以便使组织迅速饱和,发挥治疗作用。

本文研究中发现,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转复率最高的为阵发性房颤可达94.74%;然后为室性早搏90.91%;以上两种诱因较其他诱因引发的心律失常的转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可能与胺碘酮的电生理效应有关,其能够有效减缓传导的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治疗过程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可能与机体自身对药物的敏感性,未经特殊治疗后症状缓解。表明药物的安全性相对较高。综上所述,采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安全有效,特别是对阵发性房颤及室性早搏疗效最显著,值得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展开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双喜,贾宝山.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

用药

杂志,2012,05(7):68-68.

[2]刘建新,陈卫英,黄政等.急诊应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

常临

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208-209.

[3]阳凤涛.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J].临床医学,2013,33

(12):41-42.

[4]张桂成.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

志,2013,6(22):49-49.

[5]杜红全.4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