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致股骨下段三型疲劳性骨折15例报告

/ 1

新兵训练致股骨下段三型疲劳性骨折15例报告

李启明闫厚军马斌

解放军第252医院创伤骨二0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兵股骨下段三型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于2015年12月收治的新兵股骨下段三型疲劳性骨折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X线片显示原骨折断端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无明显受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新兵股骨疲劳性骨折易发生于应力集中的股骨远端,对于三型骨折而言,手术坚强内固定、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及早期功能煅练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兵;股骨骨折;疲劳

股骨下段疲劳性骨折在新兵训练伤中并不少见,主要是由于频繁的下肢超负荷训练。对于骨折断端移位明显需手术治疗的三型骨折而言,坚强内固定、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及早期功能煅练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科接诊治疗了15例三型股骨下段疲劳性骨折的新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为近4年来的新兵战士,均为男性,17-19岁,左侧股骨干骨折7例,右侧股骨干骨折8例,均参加军事训练,其中3例在正步训练过程中觉大腿远端疼痛明显,活动受限,11例发生在跑步及战术训练中,1例为单杠训练时不慎从高处摔下所致。伤后X光片显示骨折位于股骨远端(股骨髁上),骨折线呈横形,骨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错位明显,属三型骨折,受伤时间集中于新兵入伍后第7周前后。

2、讨论

2.1发病原因

新兵疲劳性骨折的发生往往由于连续、多次、反复的机械应力作用于骨质的某一部位,导致骨小梁发生了细微的损伤,修复与骨折同时存在,当损伤不断积累超过机体自身修复能力时疲劳性骨折发生[1]。人体股骨是中空长管形骨,中间骨质坚硬,两端较薄弱,股骨远端髁上区的骨质横断面逐渐由圆形转变为椭圆形,且股骨嵴的两唇在此平面的后侧彼此分离,形成一尖端向上凹凸不平的三角形表面。根据工程力学原理,此区域即骨松质与骨密质的交界区是股骨远端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正常情况下由大腿前方肌群收缩产生的压应力抵消了肢体运动时的张应力,使之不易发生骨折。当军事训练导致新兵大腿肌群疲劳时,压应力减弱,股骨远端暴露在较强的张力作用下,反复积累,超过了骨骼的负荷,最终导致了骨折的发生。

2.2X线诊断

疲劳性股骨骨折一般分为三型[2]。一型:X线片显示局部骨膜增生反应,无明显骨折线。二型:X线片可见明显骨折线,骨折端无移位。三型:X线检查可见明显骨折线,骨折端错位明显。

2.3治疗

对于三型股骨下端的疲劳骨折治疗原则是手术切开复位,给予坚强有效的内固定[3]。骨折断端良好复位和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术后医生指导下的早期功能煅练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减少组织粘连,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能有效促进患肢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手术一般采用股骨外侧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断端复位后采用外侧股骨髁锁定钢板固定,术中C型臂正、侧位反复投照,保证骨折端复位效果及内置钢板、螺钉长短合适。切口内放置引流管。患者术后在辅助适当止痛药物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股四头肌自主收缩功能煅练,术后第3天进行CPM机煅练,术后2周拆线,患者出院时膝关节自主屈曲90°至120°[4]。患者返回原单位后患肢不负重继续进行关节屈伸及肌肉自主收缩功能煅练,术后1月、3月、6月拍片复查,X线片显示原骨折断端愈合良好,骨痂生长明显,骨折线消失。术后1年复查,骨质愈合良好,膝关节自主屈伸好,跑步、站立、行走及下蹲均无明显受限,疗效满意。

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兵股骨下端三型疲劳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止痛药物的适当应用十分必要。新兵体质弱,离家时间短,有的入伍前从未离开过父母,来部队后各方面还不适应,紧张焦虑,股骨骨折后对今后生活、工作故虑较多,对疼痛的耐受性明显差,术后功能煅练时往往因惧怕疼痛而无法有效配合治疗。此时医生对患肢煅练重要性的讲解固然必要,但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缓解患肢的疼痛,再多的说教效果也不理想。上述住院患者术后均辅助使用口服、肌注止痛药物或使用了止痛泵,止痛效果满意,有效配合了术后功能煅练。

参考文献:

[1]黄昌林.军事训练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60.

[2]陈伯勇,陈虹,毛琳等.疲劳性骨折临床分型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3):276-277.

[3]王善.大运动量军事训练导致股骨髁上骨折2例[J].中国医疗前沿,2007,2(24):49.

[4]刘雪涛,李忠,李振.新兵股骨疲劳性骨折的诊治与预防[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3);241-242.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李启明:LIQIMing,1972年4月,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