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咳嗽的中医辨证论治

曹靖玉

曹靖玉(山西省吉县吉昌镇卫生院山西吉县042200)

【摘要】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

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现在本文就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分型论治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咳嗽痰中医分型治疗原则问题及展望【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68-02咳嗽是独立性的证侯,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咳与嗽含义有别:《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指出: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

临床上咳与嗽虽常常并见,但有偏重不同。作为疾病的咳嗽,是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范围广泛:不分男女老幼,春夏秋冬皆可发病。

临床辨治董氏认为分为五型:1)风痰犯肺、肺气亏虚型咽痒即咳,咯白色泡沫或清稀痰,喷嚏时作,或流清涕,恶风自汗,遇冷诱发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

治宜:补肺固卫、疏风宣肺。方拟:小白附子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小白附子(先煎)、陈皮、茯苓、法夏、炙麻绒、细辛、黄芪、防风、白术、蝉蜕、甘草。

2)痰湿蕴肺、肺脾两虚型咳嗽痰多、痰白粘或稀薄,晨起咳甚,伴胸闷、呕恶,纳差腹胀,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化痰止咳、健脾益肺。方拟: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太子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夏、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生姜、冬瓜仁。

3)肺肾阴虚、燥热伤肺型干咳少痰或痰夹血丝,声音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清热止咳。方拟: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熟地、炙桑叶、浙贝母、杏仁、木蝴蝶、紫菀、款冬花、甘草。

刘氏认为分为三型:1)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寒袭肺症状表现为咳嗽声重有力,咽喉作痒,或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伴有头痛、肢楚、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加味,止嗽散加减。风热犯肺症状表现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苔薄黄,脉浮数。治法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药:桑菊饮加减。

2)风燥伤肺,痰湿蕴肺。风燥伤肺症状表现为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舌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苔薄白或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治法宜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痰湿蕴肺症状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舌苔白腻,脉象细滑。治法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方药: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

治疗原则董氏提出治疗咳嗽的组方原则有二:一是选用轻苦微辛之品以宣通肺气,而复肃降功能;二是选用有疏解作用的药物以解表发汗,使邪气外达。常用桔梗、苏子、莱菔子、杏仁、牛蒡子、葶苈子、竹沥半夏等。桔梗开提肺气、祛痰,苏子、莱菔子降气化痰,牛蒡子既能疏散风热,又能宣肺祛痰,杏仁苦温,降气止咳,葶苈子苦辛、以泄肺中水气、痰浊,竹沥半夏清化热痰,诸药相合,宣降适宜,肺之制节有权。若见风寒加荆芥、防风;风热加银花、桑叶、前胡;暑风加佩兰、藿香、青蒿;无论寒热都可适当添加解毒之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若咽喉不利可加木蝴蝶、蝉衣、僵蚕、射干等清利咽喉之品。鼻塞不通者加辛夷、白芷、细辛、苍耳子。同时需注意的是咳嗽不论新旧,未有不涉及痰者。痰液留滞气道,需咳嗽才能排出于外,故不可见咳治咳,过早使用镇咳止嗽的药物。咳嗽属保护性反射,镇咳药会抑制这种行为而不能及时把集贮的痰液清除出去,咳虽暂缓,终因痰未化而感觉胸闷难受。故凡属痰滞而引起的咳嗽,当以化痰为先。清痰讲究动静结合。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中医药对慢支的防治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复方汤剂以其灵活辨证施治的特点,仍为临床广泛应用。②中药剂型改进,各种制剂和中成药的治疗地位不断上升。但就其整体研究状况而言,尚存在着如下问题:1)临床研究过于分散,处方用药过于驳杂。

2)临床研究病例数少、缺少可靠的定量指标,因而可信度不高。

但中医药防治慢支疗效肯定,前景广阔,进一步深入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要想解决存在的问题,应重视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动物实验模型,选取与现代医学同步的先进指标,加快加深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深化中药剂型改革,筛选配伍精当,疗效确切的方药重点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中医药特效药的开发,尤其是对慢支急发期速效、高效、安全的针剂研究应成为重要的课题。同时还应大力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以期在本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上有新的突破,使中医药在慢支的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1]董庆.咳嗽中医病机的新认识与中医治疗.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8):488-489[2]陈国荣1伍小艺2罗瑶1.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辩治体会.北方药学.2011,8(5):80-81[3]郑伟彬.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山东中医杂志.2009.5,28(5):357-359[4]刘松涛.慢性咳嗽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临床医学工程2011.7,18(7):1094-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