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对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的作用与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中医药对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的作用与疗效

陈佳旭

陈佳旭

五常市人民医院150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几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实施中医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7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治疗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B组69例患者接受中医的辩证施治,并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远期疗效。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短期疗效方面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在远期疗效方面,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33.82%(P<0.05)。结论:临床在面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时,对其实施中医药辨证施治,可以获得理想的远期疗效,且中药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值得各医院推广开展。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治疗效果

临床上将一组表现为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的胃肠道综合征的疾病称为功能性胃肠病,该种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精神、饮食、生活方式等有关[1],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使得该疾病的发生率在不规律的生活、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环境的恶化等多因素作用下不断升高。该类疾病的种类较多,病因也较为复杂,因此采用西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在短期内会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远期效果不佳。此外,西药治疗需要长期的服药,这样便会使得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且西医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因此使用受到了限制。此次我科室对69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实施了中医辨证施治,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间接诊的137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本病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了伴有肝肾、膀胱、胆囊及胰腺等存在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入选的13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96例、女性患者有41例;患者的年龄大小从28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岁。患者疾病类型为功能性便秘的有18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58例、为胃食管反流的有25例、为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有17例、为胆囊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有19例。按照患者治疗内容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68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B组69例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施治,两组患者在上述各项资料上比对,均无明显的区别(P<0.05)。

1.2治疗方法:A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治疗、替加色罗等肠道动力感觉调节剂的治疗、莫沙必力等促进胃动力药物的治疗、乳果糖等泻药的治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药物剂量以改善患者的病情。B组69例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施治,其阴阳两虚型患者,应以八珍汤治疗,药方基本组成:熟地15g,甘草、当归、白术、川穹、人参、茯苓、白芍各10g;对于阳虚型患者,应以四逆汤治疗,药方基本组成:干姜、制附子各30g,甘草20g;对于阴虚型患者,应以增液汤治疗,药方基本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各30g;对于肝郁型患者,应以柴胡疏肝散治疗,药方基本组成:甘草6g,川穹、香附、枳壳、柴胡、陈皮、白芍各10g;对于结肠型患者,应以麻子仁丸治疗,药物基本组成:厚朴、杏仁、枳实各10g,白芍15g,大黄、麻子仁各15g;对于湿阻型患者,应以平胃散系列方剂治疗,药物基本组成:甘草10g,厚朴、苍术、陈皮各15g。上述中医药物用水煎后,分早晚两次喂患者口服,并持续治疗三周。

1.3疗效评定及统计学处理:参考相关文献,对A组患者与B组患者治疗后的短期、远期疗效进行评定。其中短期疗效标准包括:将各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记为显效;将各症状明显的患者记为有效;将各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的患者记为无效。其中远期疗效标准包括:短期显效后随访半年显示各症状无复发的患者记为显效;短期有效随访半年显示无效果,后半年随访逐步改善的患者记为有效;将短期显效、有效但半年随访出现反复的记为无效[2]。此外,将上述内容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检验方式为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短期疗效方面比对,无明显的区别(P>0.05),详见表1;在远期疗效方面,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9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33.82%(P<0.05),详见表2。

表1表示组间短期疗效的比对情况[n(%)]

项目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A组(n=68)39(57.35)14(20.59)15(22.06)53(77.94)B组(n=69)38(55.07)14(20.29)17(24.64)52(75.36)表2表示组间远期疗效的比对情况[n(%)]

项目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A组(n=68)15(22.06)8(11.76)45(66.18)23(33.82)B组(n=69)48(69.57)12(17.39)9(13.04)60(86.96)*注:与A组患者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本质是一种不能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3]。本病种类较多,其中常见的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对于本病的治疗,因西医对于本病的发生机制尚不能完全清晰的阐述,因此缺乏对本病的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多采取西医对症处理,如:促动力剂治疗、感觉调节剂治疗、抗焦虑治疗、抗抑郁治疗等。但是西医治疗所采取的西医药物多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西沙比利所并发症的心律失常等[4],因此限制了西医药物在临床上的实施。

祖国医学将本病归类于“便秘”的范畴,认为该种疾病的发生,多是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脾不和等引致机体气机郁滞、传导失职引起。中医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治疗形式,此种治疗形式时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用药,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此次我科室对B组69例患者实施了中医辨证施治,并与同期接诊的A组68例十四行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对,接骨显示,组间在短期疗效方面比对,无明显的差异,但在远期疗效方面,B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一结果也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相似[5]。

因此临床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治,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同时,相比西医药物,中药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不易引起患者出现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秀才,柯美云.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2):180-181

[2]闫兆平,黄文甫,卫向阳,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志龙功能性胃肠病3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799-2800

[3]罗马委员会.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2):137-140

[4]DrossmanDA.The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andtheRomeⅢprocess.Gastroenterology.2006;130:1377-1390

[5]赵同和.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54例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