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案件中陪审员角色转化的探索

/ 2

关于知识产权案件中陪审员角色转化的探索

王鹏1牛培利2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1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2

1.课题的背景

我作为首批人民陪审员中的一员能够亲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成立,成长,稳健的发展过程,深感光荣与自豪。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是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也在共和国法制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成立技术调查室并贯彻人民陪审员机制,无疑是完善和凸显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特色的重要举措。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分享光荣的同时,也意味着分担责任的开始。此刻我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知产院首任院长宿迟法官常常提起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这句话的深切含义。

受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选派,在付忠勇老师和张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共十二位同事来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至今已经和各位法官们一起并肩战斗了四年多,共渡了创业期的峥嵘岁月。此时此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参与涉技术类案件的审理体会。

2.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简介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各位法官都是从全市三个中级法院法官中优中选优的精英,很多法官都有多年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经验和成果,处理法律问题游刃有余。但是,由于学科背景所限,在涉技术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们的法官可能在通讯网络、光学、分子式、反应机理、电路图、机械结构等技术问题面前犯难,特别是物理方面新技术创新的专业词上面,而一旦把技术问题用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向法官解释清楚,他们就能立刻豁然开朗,案件的难点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全国案件受理量急速上涨,如何保障高质高效地审理案件成为知识产权法院的工作重点,而在很多知识产权案件中,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相互交织,只有全面了解技术事实、清楚理顺技术脉络,才能准确提炼焦点问题、正确把握审理方向[1-3],在庭审中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当事人充分表明观点,使庭审更加高效顺畅,保障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率。

3.人民陪审员的作业

随着司法改革不断深入,法律制度的完善,人民陪审员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人民陪审员在案件合议中意见也不能小觑。现在中国各级法院案件审理都能配置相应的人民陪审员,但是法院审理案件的不同,对陪审员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不同法院选拔的陪审员的都是一样的水平,那么陪审员只能充当"花瓶"的角色,合议庭仍然是一家言,这对司法改革和发展是不利的。

作为有着快五年陪审经验的陪审员,我认为在以承办法官为审判长的审理团队中要当好"三个角色":

首先,要当好法官的"陪审助手"。在诉讼案件的审理中,法官是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核心。陪审员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要帮助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查明技术实现事实,为法官破解案件审理中的技术疑点扫清技术障碍,提供专业支持,解决专业问题,为法官进行案件审理做好辅助工作。这就对知识产权案件的陪审员有新的要求,知识产权案件中的陪审员除了对知识产权法令法规有必要的了解,还要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或者专业技术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帮助法官和法官助理进行行业案件的审理提供帮助。建议陪审员能够在开庭前提前阅卷,了解技术难点,提前与法官团队沟通。同时建议国家司法机关关于知识产权案件的陪审员选拔也要有相应的标准,注重专业性,高学历,双师型的考量。我认为案件的种类有很多种,针对的人民陪审员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下一步司法改革要制定不同案件审理的陪审员的学历专业要求,这样才能结合社会上各种资源积极与司法案件进行对接上。

其次,要当好法官的"技术翻译"。不同的学科有其专业技术语言,由于法官常常不熟悉当事人的技术语言和当事人自身的辨认标准,导致庭审中与当事人之间在案件审理关键节点上诉、辩、审各方的沟通不畅。而专业的陪审员往往能很快熟悉法官的审理思路,能够在庭审中把法官的意图准确翻译为技术语言,引导当事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观点的交锋上而不是技术术语的解释上,帮助法官提升单位时间的审理效率,同时人民陪审员能够完全理解人民群众的自身体会,能够以局外人为老百姓去居安思危,能够在合议或者调解的时候找到一个平衡点。特别是专利案件中,原被告的代理律师只知道专利法条,但是对于专利的权利特征并不能阐述清楚,这样需要专业的陪审员去协调,去引导专业律师的辩论点。同时人民陪审员审理商标案件中,能够从大众消费的角度去判别是否构成商标近似,这与法官仅仅从法条中的规定判别是不同的角度,给法官一个参考意见,那么更加保障审判的公正与公平。

最后,要当好书记员的"助理能手"。一个审判团队中书记员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一个优秀的人民陪审员可以当书记员的助理。案件审理完毕,建议陪审员能够帮助书记员进行卷宗的整理工作。法院的公务事无巨细,一个判决书可能会有瑕疵,那么陪审员应该积极去复核证据是否与裁决所能对应,包括案件卷宗的整理和数据的统一,严格审核,做好书记员和法官助理的最后保障。此外,随着我国高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法庭庭审正在进行变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技术逐渐改变法庭审判方式,线上立案﹑线上调解﹑线上审判﹑线上执行﹑网上卷宗归档等,要求人民陪审员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的更新,能够进行证据数据的采集和网上卷宗归档等工作的辅助。

4.陪审法官

对于能否当好一个出色的知识产权案件的人民陪审员,除了努力担当法官"陪审助手"、"技术翻译"和"助理能手"这三个角色外,我还在探索陪审员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陪审法官"。知识产权案件除了审理专利侵权﹑计算机软件纠纷等专业技术难度高的案件,还要审理商标是否雷同,争议商标与引证商标的字形、读音、含义、呼叫等方面商标近似,商品类似的问题。这些案件主要的法条是商标法三十条的问题,针对这类案件,可以让陪审员根据商标档案去写相关案件的判决,最后由主审法官去审核,这样大大的节省了法律资源,当然能够写判决的陪审员应该具深厚的陪审经验,渊博的法律知识,公正的判断能力,还要有熟悉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陪审员能够掌握最新的应用软件,使用通讯软件能够快速的进行案件卷宗的审理和编排。

5.总结

我们既有信心,更有压力。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履行人民陪审员的职责,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更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身的技术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使自身的能力更好地匹配岗位要求,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充分并切实发挥陪审员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的公正要通过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公正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的公正审理更离不开对技术事实的正确把握。作为知识产权案件合议庭的一员,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工作规则,明确自身工作定位,充分发挥岗位效能,履职尽责,不缺位,不越权,严格按照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工作标准,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公平正义尽职尽责!

[1]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黄军锋,《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

[2]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与完善,张志民.《商业经济》,2007,(2):115-116

[3]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陈静,《才智》,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