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研究欧巧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研究欧巧玲

欧巧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研究我院在中药调剂工作中常见的差错,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之间在我院中药房因中药调剂产生的差错34例次,将出现的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在2016年根据制定后相应的措施进行实施,统计和分析实施后的效果。结果: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为:①包装近似;②药名相似;③剂量剂型;④医生处方;⑤调剂师的工作态度;⑥收费系统等。结论:通过对中药调剂的整个过程建立规章制度并明确岗位责任;对中药使用的斗谱实施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加强处方的书写;药物质量的严格控制;相关调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修养的提高等相关措施后,能有效的减少差错的发生率。

【关键词】中药调剂;常见;差错;措施

中药调剂是中医师将处方下达后,调剂人员根据以上要求将中饮片按照调剂的规章制定进行准确的调配,再将调配完毕后的药物交给用药患者的整个过程(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1]。中药调剂师是中药师药方调剂的执行者,是经过中药专业知识以及相关技术培训后,取得执业资质,因中药调剂是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在“调剂”和“处方”均具有法律上的责任,并且其工作性质在中医中药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故对中药调剂的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的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提供用药的疗效,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将2014年期间我院因中药调剂中的差错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措施,将2016年期间的成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在我院中药药房中对2014年因中药调剂发生的差错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归纳并进行分析,对分析后的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分析后的结果制定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并在2016年期间实施,对2016年期间出现的差错再次进行统计,将2015年期间和2016年期间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2统计结果(2015年和2016年)

2015年差错34例次,2016年较2015年比较明显下降至9例次,见表1。

表12014年和2016年期间差错发生率比较(n,%)

3差错原因分析

3.1药品包装近似

发生该种的原因为部分药物的外形和形态近似,加之中药调剂师的技术水平相对的低下,简单的从药物的外形上无法将包装进行区分和辨别,故未能及时的对其进行准确的区分和辨别,在装斗的过程中发生差错。

3.2药品名称相近

因中药的数量庞大、品种繁多,其名称在众多的中药中读音相似或近似,更有许多的药物名称仅仅相差一字;又有许多药物因应用历史悠久,记载中有存在差异而名称有复杂,在中药调配的过程中若不进行区分,较容易产生差错,比如:麻黄与麻黄根是两种不同的饮片,两种药物虽然属于同一种植物颗(麻黄科)但是其药用的作用却完全不同,麻黄的主要治疗的作用为宣肺和散风寒,而麻黄根的主要用于治疗固表止汗;部分药物存在一药多名,如:木蝴蝶是紫葳科一种,其治疗的主要作用为润肺利咽和敛疮生肌,但是又称之为“云故纸”和“千层纸”,而在补骨脂中又称为“破故纸”故在中药调剂的过程中增加工作的难度。

3.3中药药物的质量

在收集中药药物的过程中,因主要以植物的饮片为主,故在加工的过程中不符合标准是药物中的药效成份丢失或失效,致使在配药的过程中发生差错;又因在存储的过程中,未对药物进行合理的保存,致使在出现风化甚至发生虫蛀等现象;同时中药药物存在以假乱真或掺假造假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在中药调剂后的疗效和治疗,故产生中药调剂差错的情况发生。

3.4调配药品的替代

不同医院中的中药品种也不尽相同,但是中医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服务,会利用院内药物中的品种,来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为此在炮制中药的过程中会存在生品相互替代的情况发生,虽然能解决因药物品种不全的问题,但是会发生应用的药物效果不理想,导致治疗的效果减弱,引发在中药调剂过程中产生差错[2]。

3.5处方

(1)处方录入错误:当下大多医生采用电脑录入的方式,但是在输入的过程中会存在弊端,在中医师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在输入的过程中输入错误,是造成中药调剂发生错误的直接因素,如将100g输入成10g,或因手写的过程中字迹模糊,使中药调剂师在配药的过程中难以辨别,造成调配产生差错;(2)审方差错:发生审方差错的原因有很多,如中药师在改动的过程中,直接造成字迹的模糊;另一方面,医生在处方的过程中,存在缺失的部分,而剂量和规格有存在模糊交代或中药师在对处方中忽视药物配伍的禁忌,而调配的过程中对处方的要求较为模糊,产生中药调剂差错[3];(3)处方注脚的忽略:在处方中,注脚是中医师对该处方进行的特殊说明,意义非常的重要,而调剂师却按照经验进行常规的调配,不仅导致产生调剂的错误,还能对其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

4措施

4.1对中药调剂的整个过程建立规章制度并明确岗位责任

众多医院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来,不仅降低了调剂工作错误的发生率还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由此可见通过工作中健全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对降低发生中药调剂错误的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故要求所有相关调剂工作人员在调剂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药物的顺序进行逐一的调配,避免发生遗漏的情况发生,在入袋前需要有专门的审核人员进行再次的核实,确认准确的情况下再装入袋,转入袋后需要对先煎后下的药物进行分类包装,并明确的在袋上进行明确的标记,标记的内容:患者的年龄和科室等相关基本信息,待患者前来取药时,应认真仔细的核实患者的身份,确认无误后将调配的药物发放于患者。

4.2对中药使用的斗谱实施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对常用的药物放在中间的层数,方便拿取,对质量较重或体积较大的药物放置在药柜的边角或底层;对有毒的药物要加以区分,单独的进行存放和进行明确的标记;对贵重的药物实施单独保管或单独的进行存放;在进行调剂的工作中,方便对药物的查找及称取,进而进一步降低调剂中产生的差距。

4.3加强处方的书写

在中药师相关规定中指出,严格对对处方的书写和格式进行规范,在处方中不能出现字迹模糊或应用同音字代替应用的药物名称,避免出现调配过程中错误。在处方中中药处方的应用的药物名称和药典中的名称必须相符[4];对应用电脑录入时要提高药物名称的准确,并减少错误的情况发生率;对采用手写的中药医师,要求书写中字迹清晰,准确的书写,避免因字迹手写不清而产生差错;对处方中实施的特殊用药,要仔细详细的注明使用的方法及剂量。

4.4药物质量的严格控制

对相关调剂人员加强药物识别的能力,并在进行购入药物的同时需要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对采购的药物进行辨别,确认购入的药物的治疗;对新进的饮片进行仔细的核实,并根据不同的饮片保证不同的储存条件;对购入的药物确保货真;如若对药物的质量无法准确的掌握时,需要要求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对其进行检测,确保药物的真实性;在采购药物时需要具有经验丰富或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人员担当该种任务,严格杜绝掺假、假药进入医院。

4.5相关调剂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修养的提高调配人员的工作性质为繁重和繁琐,故要求调配人员不仅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还需崇高的职业精神,对调剂工作中需要一丝不苟、精力集中以及还需要较高的调配准确性,对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的对待。提高相关调剂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对配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审方、调配、复戥)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在调剂过程中的准确性;对处方中存在不规范和疑点时,需要及时与处方书写者进行沟通,确认后在进行调配工作,以达到减少调剂差错的发生率。

5小结

在整个调剂的过程中,减少产生的差错一直是每位调剂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需要具备局医师开具规范准确的处方,还需要不断的将专业知识的进行提高,严格按照差错产生进行有效地分析,并根据制定后相应措施进行严格的实施,才是降低中药调节产生差错的发生率,为更好的为患者进行治疗服务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锋,刘薇,严华,等.我国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情况及有关问题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4):277-283.

[2]王培珍,徐军.中药处方调剂的规范化探讨[J].中成药,2013,35(6):1355-1357.

[3]王小莉.中药调剂管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0):156-157.

[4]陈霞.中药调剂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管理方法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2):114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