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易患因素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易患因素的分析

李俊利

李俊利(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宜阳471600)

【中图分类号】R5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199-01

【摘要】通过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主要易患因素的分析,得出结论:肝硬化腹水如有SBP史,腹水总蛋白≤10g/L,child-pughC级,GIB临床应予警惕SBP的发生,治疗应常规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更应加强抗炎治疗。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在腹腔及邻近组织无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的腹水感染,常见于肝硬化患者,发病率约占住院肝硬化患者的7%~30%,是肝硬化腹水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在较短时间内死亡率可达30%~78%[1],充分认识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正确及时治疗措施,为进一步预防SBP和降低SBP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对我院传染科近5年中的肝硬化腹水病人并发SB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科肝硬化患者96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排除肝细胞癌、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及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参照1988年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标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既往SBP史等人口资料,检测肝功能、血小板计数、腹水蛋白含量等实验室数据。所有患者常规进行B超检查。合并腹水的患者常规行腹腔诊断性穿刺。

1.2方法通过对96例肝硬化失代偿病人,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以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史、AKP异常、PLT异常、SBP史,腹水总蛋白是否≤10g/L,child-pugh分级,是否合并GIB(消化道出血)为变量,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变量,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并发SBP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

表1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门脉高压、胃肠道粘膜瘀血,使胃肠道内细菌容易通过胃肠道粘膜屏障而迁移,且病人机体防御能力下降而易并发SBP,据文献报道可达30%,SBP的发生涉及3种途径:(1)淋巴途径,这是主要途径;(2)门脉系统;(3)腹膜。SBP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但是完全无症状者少见,仔细观察,会发现蛛丝马迹。通过表1分析,child-pughC级是SBP最重要的危险因素,GIB(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SBP的第二危险因素,SBP史是SBP重要的易患因素。

SBP的诊断主要依靠诊断性腹水穿刺检查,当腹水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250个/mm3(0.25×109/L)时,诊断SBP的敏感性最大。SBP感染多来自肠道细菌,绝大多数为单一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43%)、肺炎克雷伯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厌氧菌较为罕见,而门诊SBP患者主要为革兰染色阳性的非肠源性球菌,治疗上,对于所有怀疑SBP患者,要及时开始经验性治疗。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羟氨苄青霉素和克拉维酸、羟氨苄青霉素和舒巴坦也有类似效果。

对于具备高危SBP的患者如本文所述: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②既往无SBP病史,但腹水白蛋白水平低于10g/L的患者(一级预防);③既往有SBP病史的患者(二级预防);④child-pughC级。则预防性运用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的新型制剂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肠道细菌移位的主要机制。预防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加强肠道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能有效防治肠道细菌移位。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有SBP史、child-pughC级,腹水蛋白<10g/L和有GIB史是肝硬化合并SBP的独立危险因素。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要警惕SBP,如有肠道或胆道感染,更应用强有力的杀菌剂静滴,甚至腹腔内注射,在SBP治愈出院后应间断口服抗菌素,以减少SBP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于皆平.实用消化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14.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