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浅谈

王冬冬李忠博史楠楠杨朝王楠楠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电力行业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行业,重要是因为本行业是社会生产的先行军,特殊是因为行业内大部分涉及到的工种几乎都是特种工种;作为一个原来搞学历教育,但是随着学院的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转变到职工培训,整个学院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何做好电力企业培训显得任重而道远。本文从一份培训课表来阐述作为电力企业培训机构应该如何搞好职工培训。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思路;培训评估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系统的成功开发并投入使用,明晰了管理流程、工作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同时对安全管理和培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培训管理、安全培训质量也急需改进和提高,以便适应电力生产的要求。基层单位必须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力求取得安全培训效果。本文就如何避免目前安全培训上紧下松,生产一线人员培训不系统、不专业,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几点基层安全培训落实思路。

随着电网公司不断的发展,随着我国国家电网“三集五大”的深化、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电力企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队伍,这使电网企业的培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如此情况,国家电网提出加强职工培训、提高人才密度、提升人才密度的要求,我院做为电网公司系统内的学校,2012年7月挂牌成为了国家电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培训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院教育的工作重心真正从学历教育向职工培训转移。作为一名学历教育的院校,突然地变成企业培训,不可避免的会掌握不好自己的发展方向,虽然其他中心有很多成功的培训经验,但是每个电力企业是不尽相同的,很多工作还是需要自己去摸索的。

一、培训项目分析

先看培训的目的,这个班叫送电线路工能力提升班,培训目的很确,就是要提升现场技术工人的综合能力。

再看培训对象,很多人是一直在线路上工作,但是工作内容可能非常单一,对于能力提升的培训,相信很多参加培训的员工还是非常欢迎的;培训对象是很准确,新员工和业务不熟练的员工对于能力提升还不到时候。

本次培训最大的问题是课程的设置,本课表虽然包括了送电线路工在现场所有可能遇到的工作,但和能力提升似乎又不相干,能力提升应该是在掌握现有工作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学习一些新技能、新工艺甚至新产品;浏览这份课表,所设置的课程现场工人天天在干,在课程中没有设置什么新技术、新设备,根本谈不上能力提升,从培训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员工对这样的课程设置并不认可,大部分员工觉得没有达到培训目的。

二、安全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考

毋庸置疑,我们在现阶段最好的培训方法是“分层、分级、分专业”开展好以应用为目的的按需培训。因此策划开展好安全培训需求分析,是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关键因素。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应从人员分析和战略分析二个层面进行。

1、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主要分析工作人员个体现有状况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确定谁需要和应该接受培训及培训的内容,是以提高个体工作能力为目的的需求分析。不同的组织以及组织内部的不同单位,培训需求分析的主体是不一样的,但是就人员分析而言,应该以个人所在的班组、部门为参照对象,以掌握岗位应知应会为基础,以提升现场实际工作能力、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事故避险能力、综合安全管理能力为目标,围绕风险识别与控制来进行。

2、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层次

传统上,我们已习惯于把培训需求分析集中在个体和组织需求方面,并以此作为设计培训规划的依据。但是,我们企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就必须培养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后备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运行子战略和职能规划为方向,分析各个层次、各个层级、各个专业、各个岗位,在未来5年、10年内应具备的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能力,做好符合企业战略需求的培训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电力企业安全培训方式方法实践

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安全培训因培训对象的知识层次、环境、社会地位、个人需求的不同,培训方式方法也会有较大差异,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1、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安全培训

电力企业中的员工,特别是生产管理和生产一线的员工,电网设备工程建设、运行维护、保供电、抢修工作任务繁重,“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满足每年脱产学习不少于32学时的要求,即使安排培训学习,不是没时间参加,就是形式多于实际,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改变现状,使安全培训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创新培训的手段尤为重要。

2、利用仿真系统开展培训

在现有安全仿真培训基础上,继续对安全行为模拟测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虚拟操作现场的方式,模拟员工作业环境、作业流程,建立完善的3D互动电力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使培训者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面对具体问题,迅速构想规划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演练熟练掌握作业流程、作业方法、技术要求、风险控制措施落实、事故应急处理,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的实际操作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日后对安全问题疏忽大意或者面对问题时惊慌失措。

3、开展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能力培训

风险控制能力包含风险识别能力与控制能力,每一位员工必须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与方法。因此,企业必须围绕风险控制核心,开展风险控制能力培训,促使员工:一是学会使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每一个作业任务、作业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演变为事故后果的全过程,以及风险等级评价分析;二是针对每一个危险因素,掌握从消除、替代、转移、工程、隔离、行政管理、个人防护等方面分别有哪些具体的控制措施,措施是否得以落实;三是对于每一作业任务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掌握哪些是急需整改的问题,整改的措施、方法、要求如何等。另外,企业应建立包含危险名称及信息描述的班组、部门、单位的风险概述,并对危险因素对应的风险值进行排序,详细说明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现有及建议的控制措施,执行措施的责任人和时限,并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形成风险识别、评价、控制、回顾的系统闭环控制。

4、开展有效的培训评估工作

目前,培训评估是在培训后对受训人员的反应、学习效果的评估,而缺少对受训人员能力的改变、产生的效果的评估。安全教育培训部门、基层部门、班组应对这种培训评估模式加以完善,重视能力上的改变评估。培训组织部门应用任务观察的方法,在受训人员培训后一段时间,通过现场作业标准执行、个人防护用品应用能力观察,作业效率与作业效果改善评价以及管理层的反馈,员工行为习惯改变等,全面跟踪员工的培训效果,确定培训是否促使了受训人员能力上的改进,是否提高了安全技能,是否提高了安全事故分析能力,从而发现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损失和无效率的行为和方法,提出有正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改进建议。

总之,电力企业要想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中心的培训发展就任重而道远,需要全体员工转变观念,共同努力,要有一个积极进取的态度,热爱本职岗位的心境,遵守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深入实践,不断学习,在进行企业培训这样一个双赢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也为电力系统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文红.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培训效果[J].当代经济,2005,(5).

[2]王勇.员工培训如何更有效[J].经营与管理,2005,(7).

[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新华出版社,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