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宣教情景下的眼科住院病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基于宣教情景下的眼科住院病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

崔芳刘爽(通讯作者)岳婧李莉

(烟台康爱眼科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目的:探讨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在眼科住院病人宣教中的重要性及效果,为居家环境安全和社会环境安全做出积极带动作用。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对400例眼科住院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宣教前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有所了解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1~50岁,而不了解的患者则集中在60岁以上,宣教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的认知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以60岁以上患者提高幅度最大。通过宣教,患者对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的分类处理率由宣教前的13.5%和25%提高到91.25%和96.5%,分别提高了5.8倍和2.86倍,而宣教对患者废物正确处理良好习惯形成则由住院期间的98%下降到居家的75%。结论:宣教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的认知,促进分类处理行为的产生,利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良好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医疗废物;处理;宣教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4-0256-02

Theimportanceofcorrectmanagementindisposedmedicalwastebasedonhealtheducationinpatientsinophthalmichospital

CuiFang,LiuShuang,YueJing,LiLi,KangaiOphthalmicHospital,Yantai,264000

【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conductedtodiscuss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onthemanagementofdisposedmedicalwaste.Method400patientswererandomlysurveyedinKangaiOphthalmicHospital,YantaiCity,ShandongProvince,China.ThedatewereanalysedbySPSSstatisticalsoftware.ResultThepatientswhoknowallaboutandnotatallabouttheharmfulnessofmedicalwastedisposalweremainly41to50andmorethan60yearsoldbeforehealtheducation,respectively,andthecognitionrateofharmfulnessfrommedicalwastedisposalwasmarkedlyincreasedintheagegroupofover60yearsoldafterhealtheducation.Byhealtheducation,theaccuracyofclassificationprocessingofinfectiousandinjuredwastewererespectivelyincreasedby5.8and2.86timesfrom13.5%,25%beforehealtheducationto91.25%,96.5%afterhealtheducation,butgoodhabitrateofcorrectmanagementofmedicalwastedisposaldecreasedto75%athome.ConclusionHealtheducationcouldsignificantlyenhancethecognitiontoharmfulnessofmedicalwasteandthereforeimprovemedicalclassificationandformgoodhabit.

【Keywords】Medicalwaste;Disposal;Healtheducation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因此,医疗废物正确的分类和处置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医疗人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正确的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目标》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已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均能按规范要求执行,但患者对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方式却知之甚少。目前通过宣教方式来强化患者对医疗废物处置的认知,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重点是,病人出院后常需在家点滴药水、血糖测试等家庭康复辅助措施,在此期间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处理,同样会对家庭成员以及社会环境产生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基于环保理念和患者身心健康考量,构建医院、患者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医疗废物处理体系,是当前医疗废物处置的前瞻之选。本研究以我院医疗废物处理体系为基准,采用宣教的行为,探讨宣教对患者医疗废物处置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提供可复制的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6年6月—9月随机调查我院住院和出院病人各200例,其中女性201例,男性199例,平均年龄63.9岁,其中小学文化程度占63.8%,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36.2%。被调查者沟通顺利,没有语言障碍。发放问卷400份,有效回收400份,回收率100%。

1.2调查方法和内容

调查情况由医疗废物处置小组成员进行,包括3名医护人员,2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调查问卷的设计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分类目标》、《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进行,内容包括宣教后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的认知、医疗废物放置及处理方式影响等。

患者入院后,50%的调查对象未进行宣教,但责任护士在每次医疗废物产生的情况下全程监护,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并进行宣教;另外50%的调查对象入院开始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内容的宣教,并对宣教前后医疗废物处置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出院时,嘱患者回家后认真执行,所产生的医疗废物装在矿泉水瓶子里,或自制的锐器盒里,居家附近有社区卫生单位的,医疗废物要每两天丢弃一次,储存时间不能长,一定盖紧盖子,送到社区卫生单位,随他们的医疗废物统一处理。居家偏僻,没有条件可以随从的,医院免费发送键之素消毒片一瓶,剂量为500mg/片,丢弃医疗废物之前,矿泉水瓶里放一片健之素消毒片,并着重强调医疗废物与消毒液的接触反应时间大于30分钟。

1.3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有调查数据应用SPSS(16.0版)系统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宣教对患者医疗废物危害程度认知的影响

表1宣教前后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认知率

Table1Cognitionrateofharmfulnessfromdisposedmedicalwastebeforeandafterhealtheducationinpatients

注:表中ABC分别代表不了解、一般了解和十分了解。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P<0.05)。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宣教前后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的认知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41~50年龄段患者宣教前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十分了解率最高,为22.5%,其次为51~60岁、31~40岁年龄段,60岁以上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十分了解率为最低,仅为5.6%。与宣教前相比,虽然宣教后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程度的认知与宣教前趋势相似,但4个年龄段患者的十分了解率分别是宣教前的4.53、3.20、5.17和12.77倍。

2.2宣教对患者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影响

表2宣教前后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正确率

Table2Accuracyofclassificationprocessingofmedicalwastedisposalbeforeandafterhealtheducationinpatients

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是眼科医院医疗废物的主要来源。表2得知,宣教前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类处理的正确率分别为13.5%和25%,而宣教后其正确率分别为91.25%和96.5%,分别比宣教前提高了5.8倍和2.86倍。数据说明,宣教措施对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的分类处理行为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医疗废物的类别。

2.3宣教对患者医疗废物正确处理习惯形成的影响

医疗废物正确处理并不仅限于医院区域,而是基于患者家庭健康和环保理念的考量。住院期间,宣教后患者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良好习惯率由宣教前的31%提高到98%,而回家后虽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良好习惯率由宣教前的23%提高到宣教后的75%,但与住院期间相比,回家期间患者良好习惯率下降了23.47%,说明良好习惯率的高低取决于患者所处的环境(图1)。

图1宣教对患者医疗废物正确处理习惯形成的影响

Figure1Theeffectofhealtheducationinpatientsoncorrectmanagementhabitofdisposedmedicalwaste

3.讨论

通过本次调研,充分认识到医院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实施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是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前提,也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疾病防治与康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策略。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无论宣教与否41~50年龄段的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重视程度较高,主要因为这部分人群大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自身素养较高,较为了解医疗废物对自身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因而安全认识也较高。调查发现,60岁以上患者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以小学文化程度居多,这也是宣教前对医疗废物危害性认知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但通过宣教后,这一群体同样是对医疗废物危害认知程度提高最大的部分,说明宣教是提高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必要手段。

患者对医疗废物危害性的认知是医疗废物正确分类处理的首要条件。研究发现,宣教前后损伤性废物的正确处理率始终高于感染性废物,可能因为人对损伤性废物潜意识畏惧的原因造成的。经过宣教措施,两类废物处理的正确率均显著提高,说明宣教使患者认识到医疗废物的合规管理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医疗废物的正确投放,有效控制医疗废物引发的疾病传播或环境污染。

实践证明,采取综合的宣教手段,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处理与感染控制关系的认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大多数医护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时仅局限疾病知识和注射方法教育,而忽视了注射针头、采血试纸等医疗废弃物的正确处置方法,以至于患者回家后医疗废弃物缺乏管理[2-3]。因此,我院提出并实施了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模式。调查结果表明,宣教促进了患者对居家医疗废弃物良好处理习惯的形成,提高了患者对居家医疗废弃物正确处理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处置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李清杰,刘运喜.医院感染防控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73.

[2]潘红梅.加强医疗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及管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9):860-861.

[3]武迎红,王秋玲.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参与意识的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79-3380.

通讯作者:刘爽,女,1982-,职称:护师,主要研究反方向:眼科病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