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风险管理方法分析吴振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风险管理方法分析吴振国

吴振国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对整个工程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时,要对安全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明确不同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制订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综合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大幅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风险管理

引言: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要和结构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物的工程施工内容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工程环节,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危害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进展。若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就需要对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原因寻找解决对策,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制订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建筑工程特点简析

(一)规模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已经成为各个地方展现经济实力的一种具体表现手段,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扩大,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所增加。

(二)周期长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建筑工程已经不是以往单一的一栋建筑,而是多栋建筑所组成的建筑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也会分为一期、二期、三期等分期进行,如此长的工程周期,就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更多的机会。

(三)流动性

流动性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在目前各地的建筑工程中,转包分包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是较大的建筑工程,往往会有多个施工队伍参与其中。而各个施工队的施工人员都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其可能同时参与到几个建筑工程中,经常在不同的工地之间来回奔波,这就使施工人员无暇顾及安全问题,容易出现不安全行为,进而发生安全事故。

二、建筑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还有部分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理解这项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缺乏相应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意识,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施工单位管理者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管理思维还比较局限,认为建筑行业肯定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即使进行了安全管理也无法保障不发生安全事故,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分施工单位参与的项目并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导致施工单位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然而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并不能排除安全隐患的存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

(二)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完善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准则。在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很多内容的宏观管理活动,包含了工程现场的勘查,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供应,工程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及工程的实际建设施工等很多方面。这要求相关单位对这些方面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防范,尤其是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时,也意味着存在更高的风险。所以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需通过专门的机构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进行统一规范。在实际工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甚至有些施工单位直接使用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进行管理。

(三)缺乏专业性的安全管理人才

目前,因为安全管理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知识背景,通常都是由工程部门管理人员负责。很多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且无实际管理经验,这就导致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很容易出现问题,使这项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无法帮助施工单位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在部分施工单位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也是阻碍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因素。

三、建筑安全事故风险管理方法分析

(一)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目前对于建筑工程工程安全事故已经有了比较多的完善的相关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可以实现构建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的安全潜在风险,及时对其解决。首先,可以构建动态可视化的安全模型,这需要利用到BIM信息模型技术,依据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数据,构建初步的安全模型。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录入实际的工程数据,由此推演安全模型的未来变化,提前发现容易出现安全风险的节点,对其进行事先控制;另外,可以采取切断事故链的方式,构建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在建筑工程中,导致同一安全事故的事故链并非只有一条,所以要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多条事故链都实现有效阻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不同的事故链中,具有一些重合的节点,这些节点就是防范安全风险的关键,合理控制这些节点,就可以实现多条事故链的同时切断。

(二)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调节控制

首先,依据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就应该针对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责任归属的划分,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时相互推诿。除此之外,利用经济杠杆对安全事故进行调节,通过经济利益加强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分包班组三方之间的关系协调,使其达成利益协同。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都应该强制性办理保险,投保率也需依照市场行情确定。同时,将安全保费的缴纳情况和企业的信誉、业绩实现关联,强化经济调控作用。如此,就可以迫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对安全问题加强重视。

(三)利用经济杠杆作用,调节建筑安全管理的成效

通过工程项目的承包商、业主、保险公司及相关监理单位等各方面在经济上形成相互制约,不断建设建筑工程行业的强制保险。相关部门也可加强相关法制的建设,通过法律的形式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行规范,强制业主和承包商办理相关的强制性保险,如果不办理,就不能开展施工项目。另外,在设置投保费率时,须按市场规律进行协商确定,不能盲目抬高投保价格。承包商需缴纳的安全保费应根据承包商的安全施工业绩及信誉制订。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在提升承包商施工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保障了保险公司的自身利益,各方都不断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都积极地参与施工风险管理工作[1]。

(四)进行动态管理

因为建筑施工项目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进行施工风险管理时要使用动态管理的方法。所谓动态管理,就是将施工风险控制和相关的风险管理落实到所有的环节中,在此基础上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在实行动态管理时,首先要在施工前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控制,对相关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于潜在的隐患须及时处理。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推动各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最后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控制,主要是对涉及到施工人员的施工材料进行控制,对于所有不符合规定的产品须及时更换,避免材料出现问题导致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结合施工情况从多方面出发。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全面保障施工安全[2]。

参考文献

[1]王颖,胡双启,池致超.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07):112~115.

[2]李慧,张静晓.建筑安全事故防范认知与主体身份特征关系诊断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08):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