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在数学学习中闪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让生活在数学学习中闪光

金忙忙

金忙忙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第二小学325016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作出推理、验证证明、发明创造……它的工具性、应用性十分广泛和重要。然而,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普遍不感兴趣。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新课标》指出:“(要)在生活中挖掘数学,让数学服务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社会。”为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应把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在数学学习中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一、密切生活实际,巧析数学概念

如,我在准备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恰巧有两个同学早读课迟到。我就问他们迟到的原因,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是好朋友,他们两家有一河之隔,A同学经常要走很远绕过河去B同学家结伴上学。有的说,要是造一座桥,把他们两家联在一起,他们就方便了。为此,我在讲课时,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我说,A、B两同学你们别发愁,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解决农村交通的滞后问题,正在实施“村村通”工程,我想不久的将来,你们的问题就会解决。不过,我们现在能不能帮A、B两同学一个忙?A、B两家相隔的河的宽度为d(小河的两岸互相平行),要在小河上建造的桥与河岸垂直,桥头至A、B两家分别修上柏油路,假如你是桥梁设计师,桥建在何处费用最少?这一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都来了兴致,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设计中去。最后大家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了最终的建造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先由B点作河岸L1的垂线,使得垂线段的长度BD等于d,连AD交河的另一岸L2于C,过C作CE与河的两岸垂直,CE就是所需要的最终答案),见右图:

这堂课既巩固了新知,巧析了数学概念,又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数学意识

如:教学四边形时,有位老师把学生带入校园后的一块正方形空地上。告诉他们,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正准备在这块空地上种植四种不同的花草。请将这块空地按下列要求分成四块:

(1)分割后的图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

(2)四块图形形状相同。

(3)四块图形面积相等。

学生带着问题从空地上回到教室。由于有了感官认识,我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分割方法。

学生A:分别作两条对角线(图1)。

学生B:过一条边的三等分点做这边的垂线段(图2)。

学生C:分别作对边中点的连线(图3)。

学生D:过对边中点的连线,再作两等分的对角线(图4)。

至此,解答似乎已经完成,但经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验证,又有以下两种方案,如图(5)、图(7)。探究发现,上述几个方案的共性特点在于:AB可以绕AB所在小矩形的对称中心转动,CD只要与AB关于MN对称,就可以得出无数种解法。

最终我们发现:左右两条分割线分别是关于左右两个矩形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与分割线的形状无关。如有些同学会作出如图(6)的解法。

实践告诉我们: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充满了数学。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强化生活意识,并提醒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强化数学意识,那么,数学这门课程就将为学生所真正喜爱。

三、探求生活规律,揭示数学本质

人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是在人们不断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中学生虽然经历生活的年龄相对小,经历的事情相对少,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他们特有的生活规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探索生活规律,那么就能使他们真正懂得生活与数学的内在联系,真正懂得数学的本质。

一次,我检查学生作业,发现有个学生“短斤少两”。问他为什么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这个学生说起自己的苦衷:星期天妈妈给他分配了好多任务,包括背书、练字、写日记,同时,要扫地、烧茶水、洗衣服、叠好一撂衣服等。还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看会电视。可我忙得不可开交,那顾得上看啊,连作业都亏空了。

针对在这个同学身上存在的现象,我在全班谈了如何化解矛盾、巧妙学习的问题。我问大家: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问题提出后,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谈起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说:妈妈布置的任务看似多,但可以巧妙安排,比如说烧水与洗衣服同时进行,叠衣服时可以看电视,在写日记时写好字,也是练字,扫地时可以背背书……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还能节省时间,给自己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我见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便把这个属于统筹方法的知识进行了分析、讲解,并从工农业生产中列举了一些运用统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收到很好效果的相关的例证,使得学生懂得了数学的本质就在于理解、运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