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的针灸疗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窦性心动过速的针灸疗法

鲁云玲

鲁云玲(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102-02

【摘要】目的讨论窦性心动过速的针灸疗法。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心脏接受来自T1~T5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1~T5节段内选用穴位。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速针灸疗法

窦性心动过速(s1nustachycard1a)即窦性心律的频率为成人每分钟超过100次,是窦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窦性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迷走与交感神经作用、化学介质、体位、情绪、体力活动、体温、代谢与药物等心外情况以及心脏病变可分别使窦性心率增快。

1诊断要点

1.1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心慌。

1.2辅助检查

心电图特征:窦性P波,心律频率为成人每分钟超过100次,PP间距短于0.6秒。

2治疗

2.1体针疗法

2.1.l处方: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T1~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喧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1.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选用28~30号毫针,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肺俞、厥阴俞、督俞、T1~T5夹脊穴0.6±0.2寸。向下平刺膻中、玉堂、紫宫1.2±0.2寸。直刺内关、间使1.2±0.2寸,直刺神门、灵道、大陵0.4±0.1寸。直刺三阴交、阴陵泉1.4±0.2寸。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太溪0.8±0.2寸。

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穴位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第四组、第五组穴位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

2.1.3按语:心脏接受来自T1~T5节段的交感神经的支配,根据现代针灸学理论,应当在T1~T5节段内选用穴位。第一组、第二组穴位是分布于胸部前后的T1~T5节段内的穴位。因来自Tl的部分纤维参入了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形成,所以上肢的部分穴位(即第三组穴位)也可以治疗本病。另外,上肢血管平滑肌分布着来自T2~T5(或T3~T6)的交感神经,这些交感神经与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来自相同或相近的胸髓节段,这也是针刺第三组穴位治疗本病的重要解剖生理学基础。

2.2电针体穴疗法

2.2.1处方:与体针疗法的选穴相同。取穴分为五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T1~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等,第三组取位于上肢的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四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三阴交、阴陵泉等,第五组取位于下肢的特殊穴位,如足三里、太溪等.第一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同时使用,第二组穴位与第三组穴位、第五组穴位同时使用。这两种处方交替使用。

2.2.2操作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进针操作与体针疗法一样;第二步为电针疗法操作方法。第一步操作完毕后,在第一组(背部的穴位)与第四组穴位之间,在第三组(胸部的穴位)与第二组穴位、第五组穴位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治疗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每次电针6~10个穴位即可。没有接电疗仪的穴位,按普通体针疗法进行操作。

2.3灸法

2.3.1处方:取穴分为三组,第一组取位于背部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肺俞、厥阴俞、督俞、T1~T5夹脊穴等,第二组取位于胸部、上肢相关节段内的穴位,如膻中、玉堂、紫宫、内关、间使、神门、灵道、大陵等,第三组取位于下肢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阴陵泉。三组穴位交替使用。

2.3.2操作方法:每次选双侧6~10个穴位即可,用艾条温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钟,以局部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宜。每日治疗1~2次。

2.4耳针疗法

2.4.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2.4.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每天针刺1~2次,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3~5次,每次行针10~30秒。主穴用较强刺激手法针刺,捻转幅度为3~4圈,捻转频率为每秒3~5个往复,每次行针10~30秒;配穴用中等强度捻转手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

2.4.3按语:取缘中、脑干、神门为配穴,目的在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2.5电针耳穴疗法

2.5.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在上述耳针疗法处方的基础上,选取单侧的体穴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间使(双侧交替使用)。

2.5.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1.0寸毫针斜刺或平刺耳穴。直刺足三里2.0±0.5寸,直刺三阴交14±0.2寸,直刺内关、间使1.2±0.2寸。然后在耳穴与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间使之间分别连接电针治疗仪的两极导线,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现明显的局部肌肉颤动或患者能够耐受为宜。每次电针6~8个穴位(交替使用耳穴),每次电针20分钟。每天治疗1~2次。没有接电疗仪的耳穴,按普通耳针疗法进行操作。

2.6耳穴贴压疗法

2.6.1处方:主穴、配穴同时取用,两侧交替。

(1)主穴:取一侧的心区。

(2)配穴:取另一侧的缘中、脑干、神门。

2.6.2操作方法:用王不留行子进行贴压。常规消毒后,用5mm×5mm的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固定于选用的耳穴,每穴固定1粒。让患者每天白行按压3~5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按压的力量以有明显的痛感但又不过分强烈为度。隔2~3天更换1次,双侧耳穴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家亮;王涛;吴越波;丁光宏;蔡媤;蔡德亨;针刺内关穴对于心律失常病人脉象频域特性的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谢感共,赵彩娇,卢献群,陆美芬,蒙珊;灵龟八法穴位开闭状态导电量研究[J];中国针灸;2002年05期.

[3]谢感共,李红,卢献群,赵彩娇,陆美芬,翁泰来;灵龟八法针刺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