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垃圾处理领域内的静脉产业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垃圾处理领域内的静脉产业发展

王长涛娄倩李志鹏郭姣

河南百川畅银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静脉产业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和再生利用的产业,于我国近几年开始起步。借鉴国外案例运营经验,同时结合国内政策,给出笔者对垃圾处理领域内静脉产业发展的一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静脉产业;垃圾处理;回收体系;区域规划

1.前言

“静脉产业”,是借用医学概念的一种表述。我们的身体有动脉和静脉之分,动脉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为细胞提供能量,是身体的动力支持系统;静脉则是运输代谢产物到消纳它们的脏器进行分解、解毒处理的体系。人体健康离不开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依存与配合,如此一个完整的循环才能保证生命的生生不息。

我国城市管理体系仅仅注重生产和消费,忽略了需正确消纳城市代谢产物,不是一个健康循环的闭环。城市管理依然存在沿用后端治理思路,使用有缺陷的、权宜之计的垃圾处理方法,这使垃圾不断积累,成为环境公害,埋下健康隐患。

因此,我国在垃圾处理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展开了诸多探索,包括“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

2.国家政策及相关案例

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静脉产业类)的创建工作,选择50个左右静脉产业类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进行创建,同时给予基地包括资金、政策、媒体宣传等在内的多项支持。

国内相关运行案例有: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园区现有企业160家,年吞吐能力为100-150万吨。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原材料铜40万吨、铝15万吨、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其他材料15万吨,形成了较大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

苏州市光大国际静脉产业示范园区主要解决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全国首家综合处置城市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教育基地等十余个项目组成。

3.对静脉产业经营的思考

虽然中国在静脉产业领域内已经逐步起步,但仍存在协同性不足,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经济等诸多问题。

静脉产业园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会有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如绿色技术谁来认定,产业园合规运营怎样监管,如何给这个产业提供科研经费支持,如何动员、整合科研力量投入相关技术研发,怎样从税收政策上把这个行业扶持起来,如何通过技术改造,使行业实现清洁生产,让这个行业能够正常吸纳就业,使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也能够像其他工作者一样,有尊严地工作等。这些问题虽然棘手,但会填补现有城市管理循环缺陷,使城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把大宗垃圾分类收集、运输,比如生活垃圾、园林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先进行大宗分类,各行其道,给进一步的分类处理打下基础。

在作政策调整、宣传发动之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静脉产业园”。因为在实现源头分类之前,一定要先搭建合格的产业群,消纳源头分类的资源。就像我们身体的肝脏、肾脏、淋巴一样,能够把城市分类回收的代谢物在产业群里合理消化,使之减量、无害、重新资源化。没有产业群,垃圾分类就是空话。因为分类的垃圾无处可去,不能得到合理再利用,就是无效分类,必须杜绝“前段分、后端合”的问题。无效分类对民众的垃圾分类热情会有毁灭性打击,务必在产业链搭建起来后再推广分类。所以,静脉产业园是实现垃圾分类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大力推行源头分类,同时建立分类运输回收体系,让城市垃圾管理链成为一个健康运转的闭环。

民间的回收体系功不可没,如果不是它的存在,我们很可能早就被垃圾埋葬了。但这个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废品的资源化程度低,二次污染严重,技术原始落后。要想解决垃圾问题,只有政府出面建立正规的静脉产业园区。城市规划时要优先考虑这个产业群,根据城市人口发展计划,制定相应配套的静脉产业园计划。综合考虑运输半径、产业园分布以及产业园分工。对入园企业严格把关,引入真正的绿色技术企业,合规生产;建立监督举报体系,合规奖、违规罚,从经济处罚直至罚出行业,永久取消行业准入。通过源头筛选、过程管控,行业监管等鼓励企业为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负责,提高废品资源化率,杜绝二次污染。

4.国外静脉产业发展经验

静脉产业在日本、欧洲、美国等地的发展和完善,经历了20多年的时间,均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技术支持等,是静脉产业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由于正常的市场机制不能很好的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所以为促进静脉产业的发展,德国和日本都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主要政策有:

税收优惠政策:如对废旧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除普遍退税外,还按取得价格的14%进行特别退税;企业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由非赢利性的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

价格优惠政策:如规定废旧物资要实行商品化收费,即废弃者应该支付与废旧家电收集、再商品化等有关的费用;

生态工业园区补偿金制度:国家对入园企业给予初步建设经费总额1/2—1/3的经费补助,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补贴;

政府奖励政策:日本设立资源回收奖,旨在提高市民参与回收有用废弃物的积极性;

生态税:对那些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和消耗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产品另加的一种税等。

5.对国内静脉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从静脉产业园区发展基础看,回收网络、物流和政策是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的必要条件。回收网络是保证园区充足物流的基础,方便的物流条件是园区降低生产成本占据市场的重要条件;同时,静脉产业与政府的管理政策和经济手段密切相关,政策决定了产业导向,有利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是产业获利的重要保障。

从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看,产业链、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带动对提升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在静脉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些要素成为园区获利及生存发展的核心因素。

我国已积极在各地建立静脉产业园区,但多是基于地区的现有条件和习惯延续,并出现一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而没有将各产业园区纳入整体的产业发展道路上加以优化调整,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园区覆盖区域的重叠以及集中于某几种再生资源领域,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也更激化了产业链中的利益纠纷。因此,加强静脉产业区域规划和战略规划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需切实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经济手段,提高社会参与度,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