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2

变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秦庆蓉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秦庆蓉

【中图分类号】G543.86【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008-02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往往受到学生主体性发展情况的制约,而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则是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机会,引导他们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性的生成和发展。

一、激发兴趣,引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能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积极地回忆有关的知识储备,完全置身于生活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诱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

例如:教学“秒”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最让你激动的是什么情境?(新年钟声倒计时),播放迎接新年钟声倒计时的录像;②刚才录像中主持人倒计时数10个数,一共经历了多长时间?③现在我们闭上眼睛感受10秒有多长?5秒,1秒呢?④“秒”是一个比较小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秒的知识。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利用他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作背景,理解感知时间单位“秒”,以此获得价值体验,激发兴趣,引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放手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身主动参与探究才能有效实现建构。即使就同一数学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个体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在探究中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究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独立探索,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独立探索有利于全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并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使主体参与具有广泛性。

例如: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我创设了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很快找到了生活中的小数。这些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此时教师不是牵着学生或直接讲授式教学,而是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自主探究,独立解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在发展思维的同时获得了新知。

又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在上新课之前通过一组练习:56+()=72+(),162+89+38=(162+)+89等,复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鼓励学生置疑,“加法运算定律有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吗?”,接着教师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大量举例论证得出乘法也有这样的运算定律。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置疑,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突出自主性。

三、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目前,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已经占据大部分的数学课堂,关注个体差异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自由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问题思考的互补,使探究解决的问题更全面。在独立探索基础上展开合作研讨,既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拓宽了信息交流面。学生通过了解彼此的见解来反思丰富自我,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形成主动学习、与人合作、善于反思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例如: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时,我创设了李思家3个月的用电量是319千瓦时,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都纷纷举起小手,向老师置疑问难:“老师,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怎么办?”老师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合作交流,老师适当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了当除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时,就用0占位这一难点。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当学生找到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后,教师准备了大量图片让学生小组合作,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大胆展示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摆出了花环、小旗、房子等形式多样有规律的美丽图案,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四、注重学法指导,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从新旧教材的对比不难看出,教师行为必须要由过去的重教师“教”转变到重学生“学”的轨道上来,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加强学法指导显得尤其重要,是彰显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重点。怎样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教给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的习惯,比如:利用问题自学,联系旧知识自学,同桌或小组合作讨论自学,尝试操作自学等。这样,通过学生的自学实践后,能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对教师的讲解就能够更深层次理解和体会。第二,利用勾画圈点算等手段,弄清自学的重点,便于同学交流讨论或接受教师的点拨。第三,应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满足其表现的欲望。

2.注重操作实践。新课堂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首先就是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事物(水杯、魔方、鞋盒、小球等)入手,让学生用手摸等去感知这些物体的外部特征,再把相同情况的物体摆在一起,通过摸一摸,推一推、滚一滚、搭一搭等形式,进一步去巩固和强化这些物体的特征。这样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通过他们自身操作感悟,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发展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3.鼓励置疑。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采取一定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教给学生置疑的方法,使大部分学生能置疑、会置疑,教师应指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