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崔琼兰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永丰乡中心学校谭受分校618107

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工作,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而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并与知识的传授有机融为一体。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找准语文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语文课要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获得真正成长,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既教育人又服务人,不仅仅把学生当成教育和管理的对象;要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提大而空的口号,不提做不到的要求;要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要体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不用过去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学生,不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不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简单划一地进行教育。要坚持“大处着眼,从基础抓起”,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展工作,评价实效;坚持以鲜活生动的教育活动为载体,主体参与、榜样示范、实践体验,以多样化的方式使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一、准确把握德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内涵。

从大的方面说,德育包括良好的道德、健全的个性、全面的公民意识、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每一项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项。譬如,“良好的道德”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对待自己的道德、与他人关系的道德、有关社会的道德、有关自然与生命的道德、(除此之外的)其他道德。这些小项每项又可分解为若干子项,如“对待自己的道德”就可分解为:立志向上与自强不息、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与实事求是、不屈不挠与冷静果敢、自律自制与个性独立、自主与至诚、自尊与自谦、自信与自省等。这仅是其中部分内容而已,通过揭示其部分内容,目的是说明:德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有多层次、立体性的特点,教师不可掉以轻心,应该做系统化的整理工作,科学地理解,深刻地把握,了然于胸,为德育存储充足的水源。

二、找准学科教学内容与德育的契合点。

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科内容。不是每个学科章节都必须灌进德育,不好灌进的就不要牵强,与学生一起上好、学好学科内容即可。如语文课中说明性的文章,介绍说明某种事物、科技等事实和数据,像这样的内容就没有渗透德育的必要。而对那些确实蕴藏着典型教育意义的材料就坚决不放过。

这里要强调一点:是“渗透”而不是强加。所谓“渗透”,指一种事物(含情、理)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它有少量性、自然亲和性等特征。德育寓于学科教学,就必须适量,不可过度;要给人一种自然感,不露痕迹。量过大则喧宾夺主,失去了学科教学的意义;矫揉造作,则师烦生厌。不能因为《死水》中有“扔些破铜烂铁”之句就谈环境保护问题,不能因为《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就大谈爱国主义,这有违少量性、自然亲和性的特点,这样做也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做到理性科学地理解德育,找准德育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注意德育量的适度性。语文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必须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把握语文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选好切入点。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做到和知识教学的有机结合。所谓“切入”,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指要用切线相连,使教育要点和知识传授之间平滑过渡,连续而无拐点。渗透德育在切入点的选择上具有相当的艺术性,不能搞成贴标签、生拉硬拽,在讲课开头或结束时不伦不类地加上几句和思想教育有关的“教诲”,这样的渗透非常生硬,这样的渗透教学基本上是失败的,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效果就越差。因此,渗透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结合学科特点找出有自己特色的切入方式。教师渗透德育的技巧取决于是否善于拨动学生的心弦,不被学生有所察觉地、有分寸地触及学生心灵的敏感角落。一堂成功的渗透教育课,并没有出现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而是采用学科教学的语言,让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能在无意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如何做人的教育。渗透德育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这才是渗透教学中要追求的教学境界,同时也是渗透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魅力之所在。

三、德育渗透时,一定要有计划、重情感。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思想性、教育性极强的内容,如《周总理的故事》、《董存瑞》、《木兰辞》等,在编写教材时就注意了选用语言文字优美、思想教育性极强的文章。语文课用语言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文学形象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是其它任何课程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关键是要带着强烈的感情去教学,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因此,渗透教学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能力,紧密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分层次施教。在每一个教育的层次上力争把道理讲透,让学生心服口服,千万不要搞那种水过地皮湿的、肤浅的、基本没有教育效果的形式。搞渗透教学,一定要有刻意追求教育效果的强烈意识,效果不好,渗透的方法不成熟,渗透点、切入点没有找准,就不要急于去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