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江心洲项目探讨非传统水源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从南京江心洲项目探讨非传统水源利用

罗飞熊海波

重庆联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400014

摘要: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的重大议题,对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也逐渐成为了各国各企业研究开发的重点领域。本篇从中国南京江心洲综合开发项目来研讨非传统水源在实际工程中的计算与设计方向。

关键词: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雨水回用系统;中水系统;水量平衡

正文

1.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各地用水量不断增多;全球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1.1非传统水源的定义

非传统水源是指不同于传统地表供水和地下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本文所探讨的非传统水源类型包括优质杂排水,雨水。

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整个项目分成05-23(后文称A区)及05-25两个地块(后文称B区),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6559.91m2,主要建设内容为住宅、科研用房及与之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17307.04m2。其中:05-23地块用地面积26934.87m2,总建筑面积为61113.36m2,主要包括1栋3-8层科研楼、1栋3层科研配套用房、2栋7层住宅楼;05-25地块用地面积29624.94m2,总建筑面积56193.68m2,包括9栋7层住宅楼,配套垃圾转运站及变电房。

2.1非传统水源的设计

2.1.1降雨资料

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毫米,相对湿度76%,无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项目全年月平均降雨量资料如下图所示:

2.1.2雨水回用系统

雨水回用系统分A、B区分别考虑,A区考虑场地雨水回用于A地块绿化灌溉、道路及地库冲洗及办公楼冲厕;在A区室外设埋地式雨水蓄水池一个,收集池按每10000m2蓄水100m3考虑,有效容积为280m3;雨水经初期弃流、雨水水质处理及消毒后满足相应水质要求,在该埋地装置内设2台雨水变频提升水泵(一用一备),该提升水泵从雨水清水池抽水加压后供给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车库冲洗,并设自动补水装置补水至中水系统清水池,供冲厕之用。雨水不足时由市政管网补水,并设计量装置。

绿化平均日喷灌水量Wld=0.001qlFl

式中,Wld——日喷灌水量(m3/d)

ql——浇水定额(L/m2.d)可取2L/m2.d)

Fl——绿地面积(m2)

B区考虑场地雨水回用于B区地块绿化灌溉、道路及地库冲洗;在B区室外设埋地式雨水蓄水池一个,收集池按每10000m2蓄水100m3考虑,有效容积为300m3;雨水经初期弃流、雨水水质处理及消毒后满足相应水质要求,该埋地装置内设2台雨水变频提升水泵(一用一备),该提升水泵从雨水清水池抽水加压后供给绿化灌溉、道路浇洒及车库冲洗。雨水不足时由市政管网补水,并设计量装置。

2.2B区雨水水量情况表

2.3B区水量平衡表(一)

2.4B区水量平衡表(二)

图1雨水水量平衡分析图

从图1水量平衡可知,雨水收集的月平衡线高于雨水回用的月平衡线,因此B地块非传统水源用水合理可行。

2.5非传统水源利用

a非传统水源包括办公楼优质杂排水与雨水;

b回用范围:1#、2#楼冲厕,道路与绿化浇洒,车库冲洗。

其中年冲厕用水量Wca=qcncDc/1000

式中:Wca——年冲厕用水量(m3/a)

qc——日均用水定额(L/人.d)

nc——年平均使用人数(天)

Dc——年平均使用天数(d/a)

cA区中水用水量:

2.6A区中水水量情况表

dA区中水水量平衡计算:

2.7A区水量平衡表(一)

2.8A区水量平衡表(二)

图2中水水量平衡分析图

从图2水量平衡可知,非传统水源收集的月平衡线高于中水回用的月平衡线,A地块非传统水源用水合理可行。

结语

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建议采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从技术上分析可以看出月平衡的水量表满足总收集量大于总的月回用量就能满足使用要求;另外非传统水源的使用广泛包括绿化浇灌,道路浇洒,冲厕,景观水池补水,冷却塔补水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使用非常普遍,与其他相关专业配合密切,比如景观,道路,暖通专业等。

参考文献:

[1]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2]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4]GB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