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课改下的语文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如何构建课改下的语文课堂

鲁明丽

鲁明丽陕西省子洲县职工幼儿园7184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把语文教学提升一个高度,把课改落到实处,就要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课堂。那么怎么才能构建一个新型的课堂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变独白教学为对话交往

华东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曾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往往“忠诚”于学科,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想法把知识强加于学生,整堂课完全成了老师的表演课,成了一种纯粹的独白式教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自信地说,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彻底转变以往独白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师生共同的对话交往。教师应努力转变自身的角色,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自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氛围。

例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当欣赏了配乐朗读后,我问学生,为什么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呢?你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吗?你有类似的情感体验吗?结果同学们的反应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们不仅谈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讲了好多自己儿时的趣事和自己的“乐园”。后来,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我也谈了自己儿时的一些趣事来和大家交流。在这种互动的交流中,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中“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和当“我”离开百草园时那种留恋、依依不舍之情。

事实证明,只有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心灵深处的碰撞,才能实现情感的交融,只有在自主感悟、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才能实现师生的共同创造、共同进步。

二、变单一教学为综合提高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往往只追求分数,把大多数时间放在了反复的做题上,把目光仅仅放在了课本上,把学生行动拘泥于狭窄的课堂上。《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观念的开放,采取开发性的教学形式。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例如: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时,我让学生走出课堂,自己去查找关于“莲”的文化。学生们分头行动,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找资料,有的向有关人士请教,……一个星期后的课堂上,同学们争先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除了知道了很多关于莲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很多课堂上得不到的体验和启示。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避免那种单一的教学,而应该缩短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距离。那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变被动接受为探究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学生结果,不如让他们知道过程。新型课堂是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感受、领悟、体验,在过程中学会质疑、反思,在过程中逐渐提高、不断发展、新课标提出的探究性学习恰恰体现出学生的发展过程。此期间,学生经历了由不知到知的探索、思考过程,不仅获取了相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探究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课改下的课堂,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课程改革的浪潮将五颜六色的教学方法的贝壳冲到了教与学的堤岸,我们老师应该撷取最闪亮的一颗,让课改下的课堂充满光彩,让它成为学生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以宣泄,知识得以更新,能力得以提高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