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的CT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脑脓肿的CT诊断分析

刘全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2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诊断脑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脑脓肿患者80例,采用头部CT平扫+增强检查,记录并统计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80例疑似肿瘤患者经金标准检测,确诊为脑脓肿58例;CT扫描检测诊断脑脓肿68例,CT扫描敏感度为96.61%、特异度为95.24%、准确率为96.25%。结论:CT检测可确定脓肿数目、大小,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脑脓肿;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CTdiagnosisandanalysisofbrainabscess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valueofCTscaninthediagnosisofbrainabscess.Methods:80patientswithsuspectedbrainabscesswereselected,andheadCTplainscanandenhancedexaminationwereperformed.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accuracyofCTexaminationwererecordedandcounted.Results:58ofthe80suspectedtumorpatientswerediagnosedwithbrainabscessbygoldstandardtest.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accuracyofCTscanwere96.61%,95.24%and96.25%in68casesofbrainabscess.Conclusion:CTcandeterminethenumberandsizeofabscessandprovidereliable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

Keywords:brainabscess;Multi-slicespiralCT;Scanningtechnology

前言:脑脓肿是一种中枢系统潜在致命性感染疾病,部分患者由慢性肉芽肿或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少数患者由原虫与真菌侵入脑组织引起,早期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是治疗脑脓肿的关键。CT因其检查方便、有效,可准确显示脓肿部位、数目及大小,而被作为诊断脑脓肿的首选方法[1]。脑脓肿的诊断金标准:在包膜形成阶段,平扫时在低密度水肿区约有5%的患者可见脓肿壁,注药后,可见边界清楚、厚度均一且有完整环状强化;发生占位效应时,可见脑室系统发生受压移位及扩大,发生厌氧菌感染时,脓腔内可见气液平面。本研究探讨头部CT平扫+增强诊断脑脓肿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疑似脑脓肿患者80例,采用头部CT平扫+增强检查,男49例,女31例,年龄23~64(45.67±4.71)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肢体瘫痪、脑积液异常。排除点头呼吸、躁动不安、后颅凹、脊髓及脑干病变患者。所有患者依从性较好,患者或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采用美国GELightspeed64排128层CT机,此设备具备VR、3D、MPR等处理系统。扫描条件为:电压120kV,电流250mA,螺距1:1,矩阵512×512,扫描速度1.5s。扫描基线是以听眶线为主,扫描层间距、层厚距为8mm。80例疑似患者均平扫后展开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点选择肘正中,使用双筒注射器,留注针头为20G号,A筒内加入68ml碘海醇,以2.5ml/s为注射速度,B筒内加入40ml氯化钠注射液,以2.0ml/s为注射速度。扫描结束后,以0.625mm厚度来拆薄图像,将所有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在病灶处用5mm层间距、层厚距展开三维重建。若患者病灶处水肿明显,可增强后延迟3~5min扫描,观察脓肿壁充盈及水肿周围情况。

2.结果

80例疑似肿瘤患者经金标准检测,确诊为脑脓肿58例;CT扫描检测诊断脑脓肿68例,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1%、95.24%、96.25%。80例疑似肺脓肿患者经CT检查后,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与金标准的阳性、阴性数据见下表。

3.讨论

脑脓肿发病时间短,症状与其他症状相似,易初诊为脑梗死或偏瘫而进行CT检查,诊断不明确可延误患者早期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MRI和CT检查是临床诊断脑脓肿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检查时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误诊,如肿瘤坏死后出现颅内环形强化占位,其与脑脓肿相似,不易区分;另外,脑脓肿一些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也可引起误诊,如脓腔较小、脓肿壁不规则等。20世纪50年代,脑脓肿诊断方式主要以临床症状为主,误诊率高,确诊率低;20世纪70年代,脑血管造影成为当时安全可靠的脑脓肿确诊方法,误诊率降低。之后随着CT技术不断发展与成熟,CT检查成为脑脓肿的主要诊断方法,其诊断结果可作为选择治疗方式和时机的主要依据。多层螺旋CT诊断在常规CT基础上发展而来,可多方位、多探测器扩大检测范围,以获取更多数据,其采用滤过内插法及优化采样扫描对图像进行多层重建,极大提升检测效果。

临床发现,脑脓肿可由化脓菌侵入脑组织引起破坏与炎症,常见化脓菌有肺炎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直接感染、血源性感染、隐源性感染及临近感染向颅内蔓延4种感染途径。根据细菌来源可将脑脓肿分别为耳源性脑脓肿、隐源性脑脓肿、鼻源性脑脓肿、血源性脑脓肿、损伤性脑脓肿,其中耳源性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源性。脑脓肿CT表现大致可分为3期:①脑炎期:CT表现为早期颅内病变呈现出低密度,病变区有明显水肿,增强后可见脑回状强化及斑点状强化。晚期时密度比早期略高,CT增强扫描后显示病灶呈环形强化或结节样。②早期肿瘤形成期:CT平扫时显示脓肿中央部分由脓液及坏死组织组成,密度较低,外围为纤维包膜层,包膜层外围为反应性脑水肿,呈显出低密度性。CT扫描增强后可显示外围包膜呈环形强化,薄膜壁有1~3mm厚。③晚期脓肿形成期:CT平扫时显示脓肿中央低密度性,周围包膜完整,水肿减轻;CT扫描增强后显示呈环形强化,环壁光滑、完整,壁厚可达5mm。当脑脓肿临床表现及CT表现较典型时,诊断相对容易,但当临床表现与CT表现不典型且不明显时,易发生误诊,且环形强化的CT表现并非脑脓肿所特有,误诊率较高[3]。若高度怀疑患者发生颅内感染,CT检查为结果阴性时并不能排除脑脓肿,在颅内感染CT早期表现上,许多感染表现类似或相同,一次检查可能检测不出病变,必要时需短期复查或进行多次CT检查,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CT表现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①与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脓肿壁较厚且强化明显,常伴结核瘤及脑膜炎。后期可出现结节状钙化。②与胶质瘤及脑转移瘤鉴别。CT平扫脑转移瘤时,表现为高密度性,增强后显著强化。肿瘤中央低密度区密度比脓液密度高,出现内外缘不光整,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明显。③与陈旧性血肿鉴别:脑陈旧性血肿创伤史明显,环形强化表现较厚,水肿较轻,膜壁不规则。④小脓肿应与癫痫后局限性脑水肿进行鉴别,癫痫后局限性脑水肿CT表现为髓质低密度区,无结节状或环状强化。CT表现是脑脓肿不同时期的病理反映,临床可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脓肿不同时期。目前临床上治疗脑脓肿主要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CT检测可确定脓肿数目、大小,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婕,卓丽华,龙拥军,等,CT与MRI联合诊断右侧顶颞叶脑脓肿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31-33.

[2]霍学玲,王志佳,吕宁宁,等,CT3D重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手术诊断颅内深部脑脓肿1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0(7):1164-1165,

[3]黄杭斌,王林,脑脓肿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4(6):94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