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更调查中GIS技术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土地变更调查中GIS技术的应用研究

张庆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261021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建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意味着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开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其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我国土地资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从而科学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目前看来,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新兴技术有效的弥补了这些不足,促进了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GIS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效率的提高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GIS的有关概述、传统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以及GI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土地;变更;调查;GIS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也不断加快,人地矛盾也越来越严重,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存在着技术手段落后,精确度不高以及基础资料不完整等问题,急需一种新兴科学技术提高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因此便出现了GIS技术和数据库建库,其能够快速对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和图形进行核查,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使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有了很大提升。

一、GIS技术有关概述

GIS技术,又称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属于“3S”技术——GIS、RS、GPS中的一种。与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比较,GIS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另外,还可以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遥感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时提供科学指导。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是GIS技术的核心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能够对空间图形和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输入、存储、编辑、查询、分析和输出,同时,空间图形和数据信息能够把反映地理位置的图形信息和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相结合,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存储,使其生动真实的出现在用户面前。除此之外,在GIS技术获得调查结果之后,RS技术能够通过此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形成决策模型,然后为管理部门在制定决策时提供理论基础。总之,目前GIS技术正朝着多功能、高精准度的方向发展,并且极大可能最终会完成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三、传统土地变更调查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在应用中尚且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具体如下:首先,以往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在获取地理坐标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获取地理位置坐标的方法是通过相邻关系进行外推测量,这样会使得坐标精准度不高;其次,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调查数据和信息是由基层上报的,这就会出现调查数据因为某些人为因素而造成误报、漏报的情况,从而极大影响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然后,由于外部环境以及众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调查结果不符合实际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偏差,这种调查失误无法真正的进行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最后,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在获取调查数据时存在着速度较慢、准确度较低的不足,在进行调查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导致调查结果不尽人意,很难反映出土地资源的真实情况以及利用现状。

三、GIS技术在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

(一)土地变更的外业调查工作

1.准备工作

土地变更的准备工作分两个部分,第一就是以土地变更调查的要求为依据,参照当地情况,制定出当前阶段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案,然后对调查工作人员进行外业调查以及数据库知识的相关培训和教育;第二就是对变更调查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计算机、钢尺、外业调查表格等等进行准备,对调查数据库和遥感正射影像图进行匹配,对调查目标进行标识等等。

2.实地调查工作

境界调查、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等都属于外业调查工作。境界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县级行政区域的界限,需要对调查结果进行上报并且交由国土资源部备案,并按照县级控制界限和面积,将该地土地调查数据库、前后面积对比表等资料一并上交,一旦审核通过,调查后的变更结果将作为本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权属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土地权属界限,即当土地的权属界限发生变化时,应该重新签订协议并归档。地类调查指的是按照调查底图、本地区建设用地审批资料等等,跟实地情况进行对比,然后进行核实、调整和补充。

(二)土地变更的内业处理工作

1.更新数据库

更新数据库需要两个步骤,首先就是矢量化。把调查底图的变化的部分进行扫描纠正,之后将纠正后的图形利用GIS技术进行矢量化操作。然后就是数据更新,需要工作人员在GIS农村土地调查管理系统里进行更新,系统将自动对各图层进行核查和维护,维护内容主要是维护数据属性信息,例如自动计算椭圆面积等。每个项目提交前要自动对其属性和逻辑性进行检查,使其保持一致,避免数据出现错误。

2.农田的调整和补划

在完成数据的更新之后,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和补划。按照调查底图,利用依法批准占用和补划方面的数据资料,用GIS系统平台对基本农田进行编辑,然后在二调建库系统中将调整后和更新后的农田数据库进行叠加,根据提取出的农田图斑,对农田进行补划。

(三)更新数据库成果

1.增量数据库

增量数据指的是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反映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更新信息的基本单元集合。增量数据库则是指由变更后的数据库减去变更前的数据库得到的变更数据的过程。增量数据库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组成。

2.汇总数据

对汇总表格进行输出时需要检查其变化量属性的填写完整度,然后在相对应的一览表里进行赋值,对变化量的编辑完成后,接下来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完成总量汇总表、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等的输出。

(四)数据质量检验

最后就要对成果进行质量检验,主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常规检查和采用专业的质量检查软件进行数据检查。常规的质量检查主要针对的是检查对象是否缺漏或者规范,而利用质量检查软件法主要针对矢量数据的图形图属关系的正确性。数据质量检查一是对基本农田数据进行检查,二是对增量数据进行检查。基本农田数据检查的方式就是把基本农田数据、基本农田情况统计表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整理好,导入到规定的土地调查数据成果质量检查软件,利用其对数据进行检验;增量数据检查就是把增量数据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后导入到相应软件,进行自动检验,完整性检查、变更一览表检查、报表检查以及矢量数据检查等都包括到检查内容中。检查结果出来后对错误的数据进行修改,之后再进行二次检验,无误后提交结果,导出数据包。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GIS技术也不断成熟,其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利用GIS技术后的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效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也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海霞,高照忠.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变更调查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13,15(07):4-6.

[2]邓文彬.基于网络GPS和GIS的联合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0.

[3]袁占良,臧文乾.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3S”技术的应用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64-67.

[4]张东明.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张庆,生于1981年,男,山东省莱西市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现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