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诗句中的物理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在语文诗句中的物理现象

董宁

◆董宁陕西省大荔县朝邑中学715100

古诗中的光现象一

光,最基本的性质是直线传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一句。诗人在畅饮之时,点点月光将他的影子映出来,仿佛有三个似的。在光与影的迷幻之中,隐约可见两者的相互联系“明月”何以成“对影”,又怎会有“三人”?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点光源(这里我们粗略地将“明月”当作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人),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了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当然,由于“明月”的发光面比较大,发光面上的每个发光点,都可以看做一个点光源,它们都在物体背后造成影区,这些影共有的范围完全不会受到光的照射,叫做本影。本影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个部分光照射的区域,叫半影。因而,以上的“对影成三人”的现象便是由本影和半影而产出的。李白不仅有“举杯邀明月”的豪迈,还不乏细致地观察,看到了“对影成三人”,这句诗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科学现象的具体统一。杜甫在《阁夜》中也将光与影还有星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不禁使人还想到美丽的星河和险峻的三峡风光。

光的折射与反射也是较早为人们所认识的光的现象。诗人李白也观察到了光的折射与反射的现象。《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屏风九叠”和“云锦张”的美景,磷峋的山座和天空中的云彩映入明镜般的水中,湖光山色,倒映成趣。而山色与云彩之所以会映在水中,是光的反射的结果。不论是透明的物体还是不透明的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它表面上的光。平面受到平行光的照射时,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就是镜面反射。这里,我们可以把诗中的“明湖”看作是一个镜面,从点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都好象是从点S'发出的,S'称为S的像。诗人从水中看到的“影”和“看黛光”就是山、云这些景物的光线经湖面反射后所成的像。在水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好象在水面下有一个反光点S',但实上S'并不存在。当然,这类描述光的反射现象的诗还有李白的《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和温庭筠的“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古诗中的光现象二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诗人对朋友的无限牵挂都寄托于“孤帆”和“远影”之中了。而“碧空尽”在大气则是光折射的结果。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一部分光进入到后一种介质中去,并且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向这就是光的折射。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大气,越是接近地面越稠密,折射率也越大。这种密度分布不均匀的介质中,光并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地球表面上空气是由许许多多水平的气层组成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当然光越接近地平线时,光线在大气中偏折就越明显。因此,李白说它是“碧空尽”。

折射中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全反射现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真有眼福。他又看到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蜃楼。夸张的笔调下,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仿佛就浮现在眼前。它也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而产生的。当气压一定时,空气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夏天,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远处的山峰、楼阁发出的光线射向空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下层比上层大,光线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法线方向,进入热气层的入射角不断增大。当光线的人射角增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人们就会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

以上,我们结合古诗看到了光现象的产生,并简要说明了其中的原理。诗人将生活中的所见合以美妙的景物和真挚的感情,把自然的奥妙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