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三宝”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0
/ 3

、浅析老子“三宝”思想

陈一鸣

(河北大学)

摘要:由“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通向“道”。以老解老,阐述老子“三宝”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能为天下先的人生智慧,以此作为通向“大道”的途径。同时,老子三宝之义给予当代社会的诸多反思,对于构建和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陈鼓应释为:“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却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正因为他的广大,所以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的话,早就渺小了!”“道”创生万物,孕育万物,不是一个具象的事物,不能以大小论之,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止息,有所成就而不自以为有功。“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第六十二章》下引该书只注章名。)道是万物的庇荫,是万物的主宰,它是善人的珍宝,不善之人所赖以保全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可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大法宝,持守而保全着,分别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道是善人、得道之人之珍宝,而“我”即得道之人的珍宝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显然,老子“三宝”彰显道性,同时是体证道、实践道的途径,以此由小我开显出大我、大生命。“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慈爱所以能够勇武;俭啬所以能够厚广;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首领。“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王弼释为“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所长也。”“后外其身”对应“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河上公注曰“先人后己者也,天下敬之先以为长。”先人后己是圣人的德行,“故能成器长”河上公释为“成器长为得道人也。”可见,得道之人以慈取勇,以俭取广,不敢先也。然“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第六十七章)舍弃慈爱以求取勇武,舍弃俭啬以求取俭广,舍弃退让而先这是自寻死路。《老子指归》释“得道之士则不然,体虚积慈,视物如己;俭形促容,归于纤微;玄默托后,不为物先;合和顺理,以应自然…是故,出慈入勇,出俭入广,释后且先,反和逆神,动违自然。”故得道之人持守三宝,此顺应生命自然之本真,遵守万物的运行秩序,合乎大道的生命内涵;然舍弃三宝,则违背大道之运行,与自然相悖,最终归宿为“福与之远,祸与之邻”。因此,老子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通向生命之大我,实践道之途径,同时,治者治理天下的法宝,使君王得以得民心,持守三宝,尊道而行,才能为百姓所信服。

以老解老,诠释三宝之义。

1.慈

慈,爱也。表现了老子对生命的关怀。体现在老子反对战争,对百姓的宽宥。

首先,反对战争,战争残害人的生命,与道相悖。“夫兵者,不祥之物,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三十一章)老子反战,反对兵革,这是给人民带来灾难的事情,人们都怨恨它,得道的人不会使用它。“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军队所到达的地方,荆棘就长满了。大战之后,是生灵涂炭、一片狼藉,战争无论胜与败,都给人民的生活和生命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第四十六章)战争来临,马都要跟着遭殃,用来耕种的马却要上战场。同时,老子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进行抨击,同时又体现了他深深的无奈。老子的“慈”还体现在珍视人的生命,当不得已应战时,对战争要有一种仪式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取得战争胜利时,切不可得意,要带以沉痛的心情以丧礼的方式来处理。战争带来杀伐,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中不珍视生命,戕害生灵,故老子强烈抨击,这种抨击的背后,正体现了“慈”。

其次,以慈用兵。“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第六十七章)战乱让老子深感暴力的残酷,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慈爱的缺乏,所以他极力阐扬。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道将要救援他,就一定要用慈爱来保卫他。在战争中,老子强调要“不武”,“不怒”,“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第六十八章)“武”、“怒”是逞强,老子主张以“慈”而战,就要“不武”“不怒”,这样才是合乎天道的。“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老子认为只有不得已的时候才能用兵,对待战争,要不得已而为之,胜利了不能得意洋洋,战争终究是苦难的,要对生命时刻保有敬畏之心。即使用兵,应“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得寸进尺”,战争中是被动守势,不主动攻击侵略,“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第六十九章)“参战者不可‘轻敌’,‘轻敌’是好战的表现,出师轻敌则多杀,多杀则伤慈,”故“几丧吾宝”。“哀”有慈的意思,当两军实力相当的时候,持守“慈”的那一方将会获胜。总而言之,要始终持守“慈”,即使战乱中,也要守“慈”。

再者,“慈”体现对百姓苍生的悲悯。老子的反战思想蕴含着对生命的关怀,他更是要统治者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亦是如此,圣人对百姓无所偏爱,取法于天地之纯任自然。“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圣人心与道冥,王安石说,“圣人无心…以‘吉凶与民同患’故也。”理想的治者,浑厚真朴,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同时,圣人在位,收敛自己的主观成见和意欲,使人的心思归于浑朴,圣人像看待小孩子一样看待每一个百姓,善待他们,任其自然,容其自生自化。“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亦体现了“慈”之力量。老子反对苛政。“其政治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第五十八章)清净无为的政治可使社会风气敦厚,人民生活朴实,相反,繁苛的“有为”之政,百姓狡狤,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君主为政,倘若多忌讳,百姓的利器越多,法令越森严,人民的生活反而多贫困,国家治理越混乱,同时,盗贼反而不断增加。从反面来说明君主无为而治的重要性,无为而治彰显“道”性,而无为政治中透露出来的正是“慈”。老子抨击虐政,关怀百姓的生命。“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第七十五章)由于统治者的苛政暴税,导致民之“饥”、“难治”、“轻死”。所以老子提出“贵生”,厚养生命,善待生命,无为而治,通于“大道”。

2.俭

俭,约也。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义。可作简约、简朴,进一步说,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去除外在的杂念欲望和束缚。

首先,老子批评物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第三章)“尚贤”、“难得之货”、“可欲”助长了百姓的贪欲,要使之消解,使百姓常处于“无知无欲”的自然状态,才能“无不治”。老子批评物欲生活的弊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难得之货”这种物欲的生活扰乱人的心智,妨碍人的思考和行为,与“道”所追求的自然、清净相悖。老子抨击统治者,“人好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田地荒芜,仓库空虚,而君主却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宝剑,食物精美,财货充足,过着奢靡的生活,这是盗贼的行为,违背“道”。圣人当然不会如此,他们只求安饱,顺应自然保持安足的生活。老子还有“三去”说。“去甚”、“去奢”、“去泰”,河上公注曰:“甚谓贪淫声音,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甚”、“奢”、“泰”是欲,是违背自然的东西,因此,应去除这些奢费的行径,顺任自然。所以,老子提出“见素抱朴”的主张,“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要抛弃巧辩、伪诈和货利,此三者都是巧饰,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要使人们有所归属,应当“见素抱朴,少私寡

欲。”去除欲望、雕饰,回归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此所谓“俭”,同时,也是顺应生命自然本真之“道”。

其次,啬。“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生长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啬,俭也。《韩非子﹒解老》:“少费谓之啬。”早服,尽早的服从。《韩非子﹒解老》:“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能俭且服从道理就更早。“天之道利而不害。”(第八十一章)人只有俭吝,才能利人而不害人,服从自然之道。啬能“早服道”,能“重积德”,以啬治人,以啬事天则能保国,此乃长久之道。

再者,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这种理想的社会模式是老子对当时那个战乱频仍的社会现状的不满,其构想的这种桃花源似的乌托邦没有阶级,没有人压迫人,没有人剥削人,百姓顺其自然本性,民风淳朴真实。这种顺其自然的社会发展模式正体现了“俭”。

3.不敢为天下先

首先,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第八章)老子以水的特性暗喻道的生命特征,身处大家都厌恶的地方,居卑忍辱,滋润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水的特性与“道”接近,故曰“几于道”。“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常人总喜欢追寻表现事物的华丽,急于彰扬显溢,而有道的人“执一”,“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才是“不争”之道。“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统治者应循“不争”之道。以江海暗喻,江海能成为百谷王,正是因为它“善下”,处在地下的位置,成为众多河流所汇往之处。统治者亦当如此,对百姓态度谦下,把自身利益放置在百姓身后,这样才能得百姓信任,人民乐于推戴而不厌弃。因为它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再者,柔弱。柔弱不会与刚强所争抢,以柔弱处世,用柔背后所蕴藏的道性战胜刚强。老子多次提到婴儿的形象,以婴儿的生命特征暗喻道性。“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老子强调知雄而守雌,是天下所遵循的蹊径,这样才能持守德性,回归于婴儿的状态。守雌,便是要处柔,持静。谿便是处下而不争,这便是婴儿的状态,是道的彰显。“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博。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第五十五章)蜂蝎毒蛇和凶鸟是刚强的,婴儿是柔弱的,婴儿不与他们搏击,不与他们争高下,而是用他的赤子之心,他内在道性击败野禽猛兽。“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强悍的东西容易失去生机,而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生机,从表象来看,强悍的东西突出显露自我,处处彰显自己,与万物争高下,与人为先,树大招风,往往容易过早夭折;柔弱的东西谦下,不与万物争先,反而能够容摄万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蕴藏着深厚的道性。其次,老子提到了水的柔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第七十八章)水的特性是柔弱,但坚硬的石头却无法战胜它。柔弱胜刚强,表象的柔弱战胜不了表象的刚强,但柔的背后蕴藏了无限的生命力,它容摄万物,具有韧度和无限的张力,君主处柔,包容辱骂他的人,承担全国的祸难,才能做天下的君主,为百姓所信服。

再者,谦下。“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第六十一章)大国应谦下包容,“大者宜为下”,大国不能自恃强大欺凌弱小,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取决于大国的态度,而大国应效法江河下流,处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以包容小国,才能取得小国的信服。同时,小国应能见容于大国,为大国所聚养。国与国之间谦下、包容,秉承“宜为下”的原则,才能使世界和谐共处,和平发展。对当今国际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小结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三宝”由“道”而立,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它又由“道”而“日损”,是通向“道”之途径。放眼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金钱主义盛行,更多的人迷失自我,奢靡、喧嚣、焦虑充斥着人们的内心。再如国际关系风云变幻,地区冲突不断等问题,都显示了现代人对生命的困顿和焦虑,其与“道”所蕴含的自然、虚静的生命状态相背离。人们对于声、色、利的狂热追求,究其原因,是那颗本来自然、淳朴、慈善的心被遮蔽。老子“三宝”给予当代人很好的反思,它是通向“大道”之智慧,同时,对于走向和谐、自然、宁静的大生命世界,回归自然而然的生命本真之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弼,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严遵,王德有.老子指归[M].北京:中华书局,1994.

[4]河上公,王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第312页。

[6]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第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