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教学中的三个话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谈写作教学中的三个话题

李孟梅

李孟梅(大城县权村镇第一中学,河北廊坊065900)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

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

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

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

“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

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所以感人肺腑,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情真意切,打动人心。一篇好的作品就是抒发作者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的;相反,虚情假意是成就不了好文章的。清代学者钱谦益曾经说:“真,则精金美玉;伪,则瓦砾粪土也。”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以真情实感打动读者的美文。

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能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的、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

②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③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

对观察、感受、思考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而要真正在作文中得以体现,则必须依靠写作实践活动。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勤,要让学生的观察、感受、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在观察的同时有感受,且进行思考,三者最终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