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护理

覃裕梅

覃裕梅(云南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胃肠与甲状腺外科云南昆明650031)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208-01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未发生术后并发症,达到预期结果,术后全部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住院日缩短的特点,因此腹腔镜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护理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成为治疗胃癌的标准。这一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痛苦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但在国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上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我院已成功开展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部疼痛6年,加重一个月伴黑便入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幽门癌,病理报告示:幽门管腺癌。2010年10月6日在全麻下行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行毕Ⅱ式手术,术后留置胃管,腹腔引流管一根,并给予抗炎、营养等治疗。10月15日拔出胃管,10月20日拔出腹腔引流管并开始进食。10月27日进行第一次化疗,10月29日出院达到预期效果。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耐心讲解腹腔镜手术相对开腹手术的一些优势、治疗的效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电解质、肝功能、术前免疫、凝血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胃镜或CT,老年人常规行肺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和营养不良的程度,是否耐受手术。

2.1.3肠道准备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术前晚清洁灌肠。必要时术前晚可口服舒乐安定2毫克以保证患者睡眠。手术日晨遵医嘱留置胃管,排空膀胱。

2.1.4呼吸道护理评估患者是否有吸烟史和呼吸道疾病史,告诫患者术前戒烟,避免感冒,向患者宣教术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必要性。

2.2术后护理

2.2.1全麻后常规护理予心电监护同时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的深浅和频率,予以低流量氧气吸入,腹腔镜手术通常采用二氧化碳气腹。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以防止术后肺不张。

2.2.2生命体征观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一次,体征平稳后改常规或其他生命体征要求,若患者诉口干,轻度烦躁,脉搏加快,尿量少,就要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引起的早期休克。

2.2.3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若有静脉麻泵或硬膜外麻泵,要告知如何正确使用镇痛泵,可能会有头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2.2.4伤口护理术后应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的征象。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若出血量较多,及时通知医生,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2.2.5饮食和营养支持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流质和半流质饮食,8~10天后进饮食,禁食期间,给予营养支持,一般行TPN支持。

2.2.6引流管护理术后一般有胃管、腹引管和导尿管,保持各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状;胃肠减压要保持有效的负压,每班关注肠蠕动和肛门排气情况。

2.2.7早期活动。

2.2.8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术后出血: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流出大量鲜血,甚至呕血或黑便,持续不止;或腹引管连续2h引流200ml以上血性液体,护士应马上通知医生,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路,按医嘱急查血常规,备血、输血,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2)吻合口瘘:表现为患者持续高热或进食后突发高热,引流管引出流质食物或粪性液体,一般处理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若出现严重腹膜炎的患者,需立即手术。(3)吻合口梗阻:一般发生在术后7~10天后,已服流质情况良好的患者,在改进半流质或不消化食物后突然发生呕吐,经禁食后,轻者3~4日自愈,严重者呕吐频繁,可持续20~30天,处理禁食、胃肠减压、输液、输血和应用皮质激素治疗,但切忌再次手术。(4)腔镜引起的并发症:肩背部酸痛和皮下气肿是轻微的并发症。皮下气肿,无需特殊处理,气肿自行吸收;双肩部酸痛一般在1天后消失。

3健康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适量活动,避免劳累及受凉。饮食定量、适量、宜清淡饮食,避免进食生、冷、硬、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及水果。少量多餐、食后卧床0.5~1h可预防倾倒综合症。出院后每日5~6餐,每餐50g左右,逐渐增加饮食量,1年后接近正常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观察有无黑便、血便,发现异常及时门诊或急诊就医。

4小结

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用药少等优点,同时腹腔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其术野清晰,切除病灶和清扫淋巴结更彻底。

参考文献

[1]郑成竹.腹腔镜胃手术.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7(2):90-91.

[2]邹声泉.实用腔镜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