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茶风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2

唐朝的茶风俗

郭建春

唐朝以前,人们把茶当药用,后来才逐渐成为提神解渴的饮料,进而在南方形成风气。饮茶开始形成一定规模向北传播始自于开元、天宝时期。至盛唐,饮茶在南北方蔚然成风,茶事活动上升了一个层次,而形成了茶道。说明人们对茶的认识及其饮用方法是逐步深化与完善的。

据文献资料记载,茶树原产于巴蜀地区,茶是从南向北、从西南向东南传播的。饮茶从唐代开始风行全国不是偶然的,它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隋唐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统一全国,隋代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南北方贸易交流频繁,使原产南方的茶叶得以通过便利的交通运输到北方。其次,尽管魏晋南北朝普遍存在着民族对立情绪,但是,民族大融合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长期交往杂处,在服饰、饮食习惯等方面互相影响已成为事实。南方经济后来居上,使北方文化优势已难以固守,特别是东南八道成为唐政府主要财赋来源后,便渐次消弭了北方人接受南方习俗的心理障碍。再次,禅宗的兴起也为茶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唐人封演《饮茶》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接,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最后,人们对茶的了解不断加深。茶有诸多优点,人们一旦接受,便把它视为同米盐般重要。因此,唐朝饮茶势力发展迅猛,远非前朝所比。如封演所云:“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这说明茶不仅风行北方,还传到了塞外游牧民族地区,席卷了全中国。

在唐朝兴盛的饮茶活动中,陆羽是开创一代风气的关键性人物。我们先看一下陆羽制定的茶艺。《茶经》共分十部分。在“一之源”中,主要讲茶的种植和栽培技术。茶是“野者上,园者次”,但随着需要量的增加,必须靠人工栽培。“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陆羽分析了土壤的好坏,又指出种植不实的,很少有茂盛,与种瓜同理。“若采不时,造不精,则饮之成疾,茶则为累矣”。说明采摘和加工是关键的一环。在“三之造”中陆羽认为每年的二、三、四月是最好的采茶时间。而且,“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天气晴朗时是最佳的时机,要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茶叶的加工是“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先将茶叶放在灶釜中蒸透,再放入杵臼中捣成泥状,然后,用模、规拍制成形,通风晾干以待烘焙。烘焙时要不断翻动,使其均匀干透,再用竹皮把茶贯穿成串,最后,把它封存在竹木编成的“育”中以保持干燥。茶的种类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制作方法大同而小异,均是经过蒸青不发酵茶,这种制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二之具”、“四之器”部分,陆羽详列了采、造、煮、饮所用的器物,共三十八种之多,对形状、质地、用途一一论述。比如茶碗,对瓷色就有讲究,陆羽认为“青者益茶”,越窑出产的青瓷似玉类冰,最宜茶饮。法门寺地宫出土系列茶具有风炉、茶碾子、银笼子、茶托、茶盏、贮茶器、饮茶器等等,极尽精致和华贵,显示了宫廷茶艺的奢侈,也印证了唐人对茶具的重视。

“五之煮”主要讲煮茶,涉及如何用火和用水。最好的燃料是木炭,因为燃烧时产生的怪味会影响茶质。煮茶的水更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茶味的优劣。陆羽是鉴水的高手,据说一次他和湖州刺吏李季卿一起喝茶,李让随从去扬子江汲水,因船归岸不稳,水洒去一半,随从取岸边水补充,而被陆羽尝出不是江心水。陆羽经过考查得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结论。怎么汲水也有讲究,山水要选取轻缓流动的泉水,奔腾湍急的水则不可取;江水要到远离人群的地方去取,因为较少污染;井水正相反,经常有人饮用的好。水一般煮三煎,“三沸以上壮老不可食也”。唐人饮茶普遍讲究用水,比陆羽晚的张又新“喜嗜茶,恨在陆羽后,自著《煎茶水记》一卷”,专论用水。中唐名相李德裕认为惠山泉水最好,煎茶所用水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无锡去取,时人谓之“水递”。煎煮出好茶也要会饮,一般以三碗为宜,而且要“趁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黄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这些要领看似简单,但操作得当实属不易,难怪陆羽也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他解释其中缘由,在阴天里采茶,入夜焙炙,这是错误的制茶法;嚼尝茶叶嗅其味道,这不能鉴定茶的好坏;带膻腥气的鼎瓯,不是好的茶具;多油脂的柴薪或厨房用的木炭,湍急或静止之水,不适宜煮茶;将茶烘烤得外熟内生,非炙茶之法;末茶呈碧粉漂尘,不是好茶;生硬快速地搅动,这不是煮茶的方法;夏天喝冬天停,这不是饮茶法。由此可见,从陆羽开始,品茗一改过去粗放式喝饮,而上升为茶艺。晚唐诗人皮日休对此有概括性评价:“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混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使之煮,饮之者除而去疬,虽疾,医者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陆羽被人奉为“茶圣”是当之无愧的。

如果品茗只为品滋味,把玩佳味美器,满足口腹之欲和感官的享受,那么,再精细考究的茶艺也会流于形式,缺少生命力。品茗的更高层次是品性,即在饮茶的同时又达到精神的愉悦和升华,这才可以称为茶道。唐代茶道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说,它溶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修身养性之道贯穿其中。

陆羽说,“茶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从茶的本性中体悟出俭德的精神,并把它注入到茶事活动中去,茶艺本十分讲究,但精而不奢是其原则。例如,煮茶所用的“”,有铁的、瓷的、石的和银的多种质地,陆羽认为瓷锅和石锅雅致好看,但不坚实,银锅很漂亮,可又过于奢侈,本着节俭的原则,以铁锅为好。《茶经•七之事》中,记述了自神农氏至唐嗜茶者的逸事,列举出古人是如何以茶养廉示俭的,如引《晋书》的记载:“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引《晋中兴书》:吴兴太守陆纳只用茶和果品招待魏将军谢安,陆纳的侄子陆叔觉得太寒酸,便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谢安走后,陆叔却挨了叔父四十大板,原因是陆叔“秽吾素业”,玷污了他俭朴的名声。陆羽如此津津乐道古人以茶崇尚俭朴,还包含为善、修身之义。他举出《广陵老传》上记载的一个事例,晋元帝时,有位老年妇女每天到市场卖茶,从不间断。人们争先买她的茶,可器皿中的茶却不会减少。老妇将卖茶所得的钱全部施舍给道旁的穷人和乞丐。老人卖茶的目的是为了积德行善,茶在此和善又有了特定联系。陆羽还说:“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荡昏寐,饮之以茶。”“荡昏寐”不仅消除昏睡,还有清醒头脑、以茶励志的深义。陆羽能够于品茗中体悟出修得内涵来,实与他个人品性有关。他骨子里就崇尚一种俭朴的生活,他一生淡泊功利,曾辞官不就,却很看中人格的完善。他“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这是他高洁品行的写照。中国文化素来重视个人的修身和道德的完善,陆羽开创的修德思想,容易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共识与追求,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其文化内涵。

总之,茶道的精髓就在于它具有保健强身和修德养性的双重功能。尽管各阶层人们对茶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饮茶的方法也有差别,但茶渗入到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僧道俗人,人们以茶待客会友,以茶示廉明志,以茶养性怡情,饮茶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唐宋时期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向周边国家辐射,至今仍风行于世的日本茶道便脱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