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2

创建和谐政党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张远灵

在现代民主社会里,构建和谐社会,政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是重要的政治保证。我国实行的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社会的和谐首先是政党的和谐。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社会,政党、公共权力(政府)与民众被称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三大构成要素,其中政党是连结民众与公共权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民众控制公共权力之手的逻辑延伸,是现代民主社会中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因此,社会和谐不仅包括政党的和谐,而且关键在于政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这方面有着积极的认识。

从基本制度看,多党合作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一方面,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多党合作中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一党专政,不是以党治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但另一方面,政党关系的和谐却并非绝对地趋同,执政党与参政党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各个党派拥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发挥其不同的作用,不应有意消除其差别。执政党和各个参政党,在成员的构成上、建党的宗旨上等诸多方面均有不同,因此,各党派也就各有自己的特长。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发展方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和保证。为此,中国共产党专门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发〔2005〕5号),从制度上加以肯定和完善。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者,各民主党派是和谐社会的支持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对未来社会作了科学的设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实现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一点得到了八个民主党派的支持和拥护;其次,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各民主党派是和谐社会的参与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现阶段我国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再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他们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以和谐政党关系的创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本要求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基本途径

当代中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处于社会的政治轴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谐的政党关系可以通过执政党和参政党“肝胆相照”的努力,达到更广泛的团结,把构建和谐社会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一)继续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是推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虽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政治组织上是各自独立的,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在组织上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民主党派有自己的章程、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行动上是自主的,法律上是得到承认和受到保护的。对此,毛泽东曾经指出:“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因此,要实现这种领导,必须正确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必须建立在民主党派自觉接受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宣传教育和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实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在坚持政治原则条件下,支持民主党派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和活动,维护本组织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不介入、不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务,不包办、不代替他们决定自己的问题,在组织上保证各民主党派的自主权。

(二)营造一个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的基本条件

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在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前提下,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政治共识,也是和谐的政党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创造和谐的政治环境,重要的是共产党人要有“雅量”,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要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广求良策,把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执政兴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各民主党派要有“胆量”,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围绕发展要务,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要勇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既做共产党的挚友,又做共产党的诤友。在执政和参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只有这样,团结奋斗的政治局面才会不断推进,和谐的政党关系才会不断巩固和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是推进和谐政党关系的必然要求

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是民主党派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和确保自身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的一项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参政的各民主党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科学发展观把自身建设提高到新水平。要在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加强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形成有利于参政党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参政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四)不断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是推进和谐政党关系发展的关键举措

人类政治发展史表明,凡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必定被滥用,权力被滥用,必定导致政治腐败和专横。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也是我国民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健全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强化监督机制,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曾指出:“有监督比无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民主党派的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而鉴于我国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还缺乏约束力的现实状况,有必要尽快形成一套互为补充、互相制约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制度,以及保证这种制度有效实施的运行机制。

(五)推进和谐的政党关系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

和谐的政治理念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一条基本准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的灵魂。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的政党政治发展道路,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增加新动力和新活力。

总之,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一政治格局,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大联合,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河南开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