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和仁钦桑布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和仁钦桑布比较研究

周措吉

周措吉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中图分类号:B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76-01

摘要:佛教经过两千五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已从印度本土走向全世界,其经典被译介成为多种文字,这些正是因为有了翻译家,才能让人类文化得以传播和交流。鸠摩罗什和仁钦桑布是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大师,这两位大师都是精通梵语并有很高的翻译素养。本文通过两位译师的生平及历史背景,翻译方法等比较两位大师的共性与异性。

关键词:鸠摩罗什;仁钦桑布;历史地位;翻译艺术

自汉代以来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在佛学的传入过程中,对佛经的翻译成为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东晋时期的翻译家鸠摩罗什将大量的佛经翻译传入中国,弘传佛教真理。对中国的佛教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在五代十国时期藏族大翻译家仁钦桑布将大量的佛经密籍从印度传入藏区,并弘扬佛法,在翻译史上留给我们浩瀚、伟大的作品。

鸠摩罗什,意译为童寿,(公元344~413年),祖籍天竺,生于龟兹,死于后秦国都长安。

仁钦桑布(九五八——一0五五),生于古格的宁旺热特那地方,十三岁(九七0)从耶歇桑布出家,由耶歇斡派往克什米尔留学。

一、历史地位

鸠摩罗什其重要的作品有《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维摩经》及《十诵律》等,重点是般若系大乘经典和龙树、提婆一系的中观派论书。所译经论,内容信实,文字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外国来华的译经僧人中,罗什堪谓最能精通中文。罗什的翻译事业,在当时也是空前的。他的译经成就,不仅在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般若经类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文风,开始运用达意的方法。这更易于被中土人士理解和接受,在佛教义学研究方面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罗什在翻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如《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论时,也认识到在翻译上兼顾信与达的困难。他的译籍在力求不失原意的基础上,还注意保存原文的语趣。罗什博览印度佛教古籍,对梵文极有根柢,又在华日久,对汉文有相当的修养,同时对文学也具有很强的欣赏力.他所译出的三百多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而且也是文学的重要遗产,它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上的影响非常巨大。在他的讲授和指导下,造就了成千的人才,使当时的佛教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仁钦桑布在显教方面,他译过十七部经,三十三部论;在密教方面,他译过一百零八部怛特罗,其中包括《集密》等,藏僧认为,从他开始,才把密教提高到所谓和佛家理论相结合的“高度”,因此藏人称他和他以后的其他译师所译的密籍为“新密咒”,把念智称和他以前,包括吐蕃时代所译的密籍称为“旧密咒”,他还根据新的梵本改定了一些吐蕃时代的旧译本。他新译和改订的佛经之多,影响之大,所以时人后世尊称他为“洛钦”(译为“大译师”)。这些都是以西域学者的身份,学习和研究了五明,包括语言文字、工艺技巧、历算、医术、逻辑等方面的知识。

二、寻道求法译经之路

鸠摩罗什九岁时,他随着母亲来到罽宾国,向当时著名的法师盘头达多,学习小乘佛法。盘头达多称赞鸠摩罗什神慧俊才,罽宾国王听到了赞誉,延请鸠摩罗什進宫,同时召集许多外道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更加敬重鸠摩罗什,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当鸠摩罗什十二岁时,母亲又携带他返回龟兹国。鸠摩罗什声名远播,有许多国家争相延聘他,但鸠摩罗什都毫不动心。鸠摩罗什在宣讲佛法的同时,还博览各种书籍,并精通了阴阳星算,预测吉凶,每每应验。鸠摩罗什的神思俊才,传遍整个西域,人人非常钦服,每年举行大会,讲经说法,西域诸王都云集来闻法,并长跪在鸠摩罗什的法座旁边,让鸠摩罗什踏着登上法座。

仁钦桑布自幼聪慧过人,智慧超群,在读书背经方面显示出其非凡的才华。与克什米尔有名的博学大师古那弥扎学习声明和因明的初级知识,不久与达玛贤帝大师受了比丘戒。开始接受金刚佛界内容,并游学印度北方的诸多地方,拜各类大佛学家,佛学造诣愈来愈深,还开始把很多密教经籍翻译成了藏文。

仁钦桑布到了晚年,他的伟名已传扬四海,翻译的著作有他的等身高,特别是阿底峡的到来,使他的业绩更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了西藏佛教“后弘期”的领军人物。

三、译者的个人意识

意识形态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从翻译文化学派的改写论角度认识鸠摩罗什和仁钦桑布的翻译,可以找出两者在翻译上的差别的原因。从他们信仰上考察鸠摩罗什和仁钦桑布关于佛学佛教上的个人意识。为使译文具有文学美的特征,对于像梵文和汉语这样两种差异如此之大的语言来说,唯有意译方能达到此目的。因此,鸠摩罗什多为采用了意译法和直译法。鸠摩罗什在重译过程中,通过采用汉字音译等方式,重新定名,改掉了以前译本中直接援引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概念术语,从而避免了理解上的歧义,基本上还了佛典本来的面目。

仁钦桑布多采用的是直译、意译两种方法,因而使文章读起来通俗易懂,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不同的翻译见解。

四、翻译的特点

鸠摩罗什的译经不仅在量上取胜,而且从<<妙法莲华经>>的翻译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的特点是注重简约,译文非常灵活,不拘泥于经本原文,遣词造句十分讲究。鸠摩罗什的翻译手法,是值得现代人去借鉴的,他用简约的做法去掉译文中多余的冗文,能够使译文显得更精炼,给读者一种言简意赅的感觉,关注译文对象的整体,一方面对个别字句或者段落的误解,从而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以防出现同一术语采用不同的风格,语句酣畅淋漓,朗朗上口,会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仁钦桑布译经的特点,第一是数量多,第二是以密宗为主。西藏佛教史上,把他和他以后所翻译的密宗经典,称为新译密典,而将在他之前所译出的,称为旧译密典。有人认为后弘期密法之盛和仁钦桑布翻译大量密宗经典有直接的关系。

五、结语

鸠摩罗什对佛经翻译为中土上自皇帝、下及平民提供了一个语言的渊薮.使得自士大夫阶层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能了解佛教。自汉代以来政府诏令中频繁出现的佛教词语说明佛教文化已被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而中土人运用儒道语词对佛教进行的解释,则成为了佛教与儒教的缓冲与桥梁.再加上儒佛道三家思想内在深层的相通性以及政府对其发展的支持.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夏文化。

综上所述。佛经翻译这桩公案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代,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对于现代文化的交流和中国文化新的生长,佛经翻译既提供了一个范本和指南,其翻译的产物----佛教语言也成为了交流互动中衔接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桥梁。它为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契机。洪汉鼎认为:“佛经的翻译超出了宗教的范围.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意义”。由此可见,无论从宗教或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鸠摩罗什,他都功不可没。

弘传佛教真理,需要舍一切为度外,为真理智慧献身的可贵精神。这在两位译师都有体现。从他们的翻译作品中可以看出译者所具有的多重文化身份,是他们的译本具有多元文化观和本土文化反思的价值取向,并且体现了翻译的终极价值----促进异域文化的内化和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阿里史话》古格-次仁加布,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

[4]《佛教常识问答》赵朴初,著,北京出版社2011年2月.

作者简介:周措吉,1988-,女,藏族,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藏汉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