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张和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张和义

张和义

松原市规划局吉林松原138000

摘要:在国家极力推崇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的大前提下,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海绵城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有借鉴意义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规划

前言

传统的粗放型城市规划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日渐飞速,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为此人们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及其与城市排水防涝、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粗放型城市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城市发展导致的生态问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城市地表径流大幅度增加,城市内涝严重,因此,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海绵城市的开发模式势在必行,是解决城市内溃的主要途径。海绵城市是以保护水系为基本原则,开创低影响(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的开发模式。从城市用地控制、各层级规划衔接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从城市建设源头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规划思路,进而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纳入到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

1海绵城市理念

1.1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的建设中,开发“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雨水储存技术加强对城市水循环的规划,使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绿地等具有“海绵”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调蓄、渗透、净化、利用和排放,进而保护和改进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

传统的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管渠、泵站等设施设备将大量雨水排到城市外侧。海绵城市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快排”、“末端控制”的单一控制模式,构建了以“源头分散式”、“生态化”、“缓排缓放”为理念的城市水循环利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雨水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利用和控制。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统一安排协调整个城市环境的自然降水、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排水功能以及水循环系统,保证其功能的持久性。

1.2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中,海绵理念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海绵理念的影响下,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开始综合利用多种水存储技术,包括生物、物理等技术,同时对雨水的水流溢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比如对地下管道规划的重视有所提高,导致在大暴雨时地面的水流量有所减少等,有效预防城市的洪水内涝灾害,提高了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2)在海绵理念的影响下,在城市规划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水资源、绿地等加以重视,减少对生态用地的侵占,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最大限度的保护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用地,以及尽量减少城市规划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程度。

2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发展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城市发展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是指在前期准备和规划阶段没有详细的城市分析报告,没有确认城市中的风险区域的位置和规模等信息,同时对土地开发强度没有详细规划方案,诸如此类的信息分析不足,将导致在实际执行中出现规划和执行的脱节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无法保证对城市中的湿地和水敏感区域的保护。

2.2城市用地规划不合理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各项规划应当与总体规划形成统一的协调关系,同时总体规划要对各项规划讲行统筹。目前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用地规划在道路、建筑、绿地等规划之间没形成灵活的反馈机制,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脱节,没有进行全面统一协调考虑,导致城市用地规划不合理问题普遍存在。

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不同专业和部门的相关人员共同运作,包括规划、市政、道路、园林、水利等多部门、多专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时应从多个角度分析,打破不同部门被动交互的局面,提高不同专业技术间的协调性。与传统的城市规划不同,海绵城市关注的是城市与生态环境尤其与水的关系。在总体规划层面,在建设海绵城市的时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别为城市天然海绵体的保护和修复、道路海绵化、雨洪规划与排水系统的海绵化。

3.1城市天然海绵体的保护和修复

城市发展规划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讲行建设,必须注意对天然海绵体的保护,天然海绵体主要体现在城市中的湿地、湖泊、森林、绿地等,其中,湿地是最重要的海绵体,城市建设水系湿地被称喻为“城市净化器”,能够起到增强城市调洪能力和净化水体的效果,可以有效的调节城市的气候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下面以城市水系湿地的具体规划为例讲述保护天然海绵体的方法:

(1)强制保护,即对规划区中的建设区域讲行限制,单独对限建区以及禁建区进行划分规定,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可以使用颜色线对其进行区分。

(2)自然生态修复法。该方法利用生态手段等措施,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比如可以进行水生植物种植、生态砌岸,以及淤泥疏浚等,可以对自然水系湿地、以及人工水系湿地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利用,包括其所具有的补水、蓄水等作用,进而使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对人们生活的促进作用充分展现。

(3)以生态走廊的形式保护海绵体。在对城市水系湿地进行建设时,可与周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联系,如周围的植被、水系等,进而对生态走廊进行建设,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海绵体,加强其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4)在对水系湿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湿地的管理以及保护力度,不能对城市内部所处位置海拔较低的池塘、河沟等进行填埋,避免出现城市内涝,对于已经填埋结束的池塘等,要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减少生态的破坏以及发生内涝的可能。

3.2道路的海绵化

在道路规划的过程中,绿地是很重要的海绵体,大型绿地可削减自身面积1.3-1.6倍汇水面积的径流量,大大降低了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因此在对道路进行建设时,应加大对道路两旁绿化带的使用和建设,对其进行形状下凹样的的绿地建设,要注意道路上的雨水径流情况,改善对人行道中的道路雨水。道路的海绵化有如下三个作用:(1)显著降低雨水径流量。(2)加快道路雨水的循环速度,加强雨水在循坏过程中的存储、渗入、以及净化等功能。(3)在进行循坏的同时,对不合规的雨水进行排放或净化,从而改善路面径流水质。

3.3雨洪规划与排水系统的海绵化

城市雨洪注意事项如下:(1)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注意提前对雨水集合处理及进行汇水湿地的位置进行规划;(2)通过填挖技术的利用,建设海绵式的地形,对湿地生物可以生存的空间进行建设。(3)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构建,包括:排水河道、雨水管道、行泄通道等等的区域性基础储蓄设施的建设。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应当发挥引导和监管的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时,政府要聘请专业的专家技术团队进行监察,选用一些优质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4结语

要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应转变城市发展规划理念,对海绵城市的理念、作用以及方法等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开始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重点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空间规划和排水系统,全面评价分析城市土地资源情况,合理划分不同生态功能区,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发展规划,继而明确土地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和空间管制,统筹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促使城市建设更加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国荣,李正兆,张文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2015.

[2]孙小松.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

[3]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

[4]苏义敬,王思思,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J].南方建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