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吸虫肠病52例临床分析及诊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慢性血吸虫肠病52例临床分析及诊疗

谭祥虎1李安心2

谭祥虎1李安心2

(1荆州市急救中心湖北荆州434200)

(2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434200)

【摘要】目的:通过对192例血吸虫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研究如何提高对血吸虫肠病的诊治水平[1]。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元月~2012年十二月我院住院确诊的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腹部B超、实验室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结果: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年龄16~76岁,52例均有疫区接触史,最常见的症状为腹部隐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38例(75%),黏液血便14例(25%)及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血沉增快14例(16.7%),嗜血酸粒细胞增多12例(8.3%),粪便集卵实验均为阴性(100%),腹部B超均无肝硬化及门脉高压表现,32例(83.3%)经电子结肠镜发现虫卵,22例患者曾以其它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结论:慢性血吸虫肠病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2],电子结肠镜及组织活检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但须结合粪便检查、血沉、嗜酸粒细胞及环卵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间接血冷凝实验。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肠病;诊治水平;肠道镜检;方法

【中图分类号】R5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155-02

众所周知,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常出现肝脾肿大,血吸虫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甚至胃肠癌变,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灭螺活动后,血吸虫胃肠病得到了极好的控制,但近几年来,该病又有了复发的趋势,特别是广大农村,该病并不少见,晚期病人主要损害为肝纤维化,脾肿大,同时伴有肠道病变,主要是结肠病变,其中52例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符合慢性血吸虫肠病诊断,分析如下: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38例,女14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56.4岁,均有慢性血吸虫病病史,病史长2~40年不等,平均8.5年。

1.2临床表现

有腹泻,黏液便、黑便或脓血便,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中的2项或以上。

1.3辅助检查

52例免疫学检查: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至少一项阳性。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6×109/L者23例。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45u/L者27例,胆红素>22mmol/L者7例,白蛋白<35g/L者12例。B超提示肝纤维化35例,脾肿大14例,腹水2例。

1.4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

全部52例结肠镜检查均可见黏膜黄色颗粒样改变,黏膜明显增生者22例,合并结肠息肉5例,结肠癌1例。活检病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有血吸虫虫卵沉积;息肉为炎性及肉牙肿性,可见血吸虫卵;1例结肠癌组织内见大量血吸虫卵。

1.5诊断及鉴别诊断

血吸虫肠病与炎症性肠病及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是消化内科医生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消化内科医生应该全面认识血吸虫肠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尤其是对内镜下肠道黏膜的复杂多样性表现应加以鉴别认识,目前认为,血吸虫肠病的内镜下表现为肠道黏膜粗糙不平,分布较密集的灰黄色或黄白色颗粒样结节,血管网模糊或中断、纹理紊乱,因此消化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申请行结肠镜检时因详细询问病史,尤其针对来自血吸虫疫区、伴有肠道症状及大便性状改变的患者,术前需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吸虫抗体检测及留取新鲜大便进行镜检及孵化培养,如外周血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血吸虫抗体阳性,镜检发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可提示血吸虫感染,对于慢性血吸虫患者,由于粪检阳性率较低需行结肠镜检查,对肠道可以病变处多点活检以免漏诊或误诊,黏膜活检或黏膜压片检查找到血吸虫卵即可确诊为血吸虫肠病。上述病例中全部52例符合慢性血吸虫肠病诊断标准[3]。

1.6治疗

主要应用吡喹酮抗血吸虫治疗,总剂量为60mg/kg,即每日3次,每次10mg/kg,连续2日。肝功能不良及腹水者行护肝及对症治疗。

1.7结果

52例6个月复查,病原免疫学检查阴性者49例,转阴率94.2%。腹泻,黏液便、黑便或脓血便,腹痛,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者33例,占63.5%。

2.讨论

慢性血吸虫病由于虫卵对肠道的损害及沉积,导致结肠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黏膜下纤维增生,肉牙肿形成,并可合并息肉、肠腔狭窄。我们所见1例结肠癌组织内有大量血吸虫卵,提示与血吸虫肠病有关。慢性血吸虫肠病单纯病原学治疗虽然病原免疫学检查转阴率较高,但消化道症状半年随访明显好转或消失者仅占63.5%,疗效欠佳,可能由于血吸虫卵固定沉积于肠壁,导致肠道慢性炎症反应,并可以导致增生、息肉和恶变。对慢性血吸虫肠病的治疗,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洁,沈磊,沈志祥.血吸虫肠病的内镜诊断及病理特征,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02.

[2]杨在朝.血吸虫病误漏诊原因分析与建议[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11期.

[3]施荣杰,杨理伟,吴泽生,何昉,李正金.结肠血吸虫病误诊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