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学设计

徐刚

赣榆县石桥中学徐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沸腾现象,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2)了解不同液体有不同的沸点。

(3)加强用图像的方法研究沸腾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培养探究能力;

(2)通过沸腾图像和实验数据的交流,培养学生用图像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设计思路

水沸腾在生活中常见,取材容易,沸点不高,用它来研究液体沸腾时保持温度不变,并需不断吸热的特点比较常见,安排为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则符合八年级学生喜欢动手,喜欢直接参与的特点。用探究的方式了解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基本环节学生已经知道,在本节中的探究的环节有侧重,比如在猜想上重视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利于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关注程度,思考深度;在设计实验环节用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选出正确的器材,重在学生能用已知的工具解决新的问题;在技能方面,已会初步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液体温度;在探究熔化与凝固课中初步接触温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并对图像进行分析。本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在现象教学,坚持物理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引导学生课后对知识继续主动学习,探寻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观察水在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及水温变化情况

施教策略:水的沸腾实验虽然简单,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实验时稍有不慎,同样会导致失败。因此要提醒学生注意:酒精灯与石棉网的距离要适当,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玻璃泡的位置都要适当,只有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刚好浸没于水面下时测得的温度,才能表征水在当时气压下的沸点。但考虑到水沸腾过程中水面会下降,温度计的玻璃泡以浸没于水面下2mm为宜。在探究活动中,控制好学生实验时间的长短是这样一节课的关键,而缩短使水沸腾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缩短时间的关键是热源及尽量减少热量散失,这里可采用加大火力:如用酒精炉或多芯酒精灯(可自制)的方法;且烧杯中的水不宜太多,用50ml的小烧杯盛水,盛水量为30ml为宜,实验时较短时间内可使水沸腾,从而完成实验,且能清晰地观察到气泡上升变大的现象,又不会出现用大烧杯盛水做实验,加热太久,且不易观察到气泡变大的现象;而用试管盛水做实验,虽然水沸腾快,气泡变化明显,但也有不足的情况,因而是最为恰当的选择。学生实验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气泡的产生和变化这一现象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尤其是沸腾现象产生后不能立即停止实验,要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测量水温的变化。停止加热后,还应让学生观察到沸腾现象的消失才能结实实验,这一点是不能被忽视的。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实验结论的得出和应用

突破策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自主设计实验、动手操做实验,通过小组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体会自然规律的探索历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规律及时总结,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学具(二人一组),每组配备:铁架台(包括铁圈、铁夹)、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小烧杯(50mL)、温度计、线、水

五、教学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