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与产科合作救治高危新生儿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生儿科与产科合作救治高危新生儿的临床体会

刘利利

刘利利(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467000)

【中图分类号】R720.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2-0197-02

【摘要】目的加强新生儿科与产科的合作,使高危新生儿的救治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产儿科合作,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提前监护干预高危新生儿560例为观察组,另选产儿科合作前568例未进行提前干预的高危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4,P<0.05),窒息的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2.41,P<0.01)。结论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入产房及早干预,可降低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应大力提倡产儿科合作。

围生期不良因素危害人类的发育,在我国每年出生约2000万新生儿中,有围产因素的占3%-10%[1],这些围生期不良因素导致了各种高危新生儿的出生。高危新生儿(highriskinfant)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存在危重疾病或生命体征不稳定而需要特殊治疗和监护的新生儿[2]。近年来,我院在高危新生儿的救治中,加强新生儿科与产科的协作,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产房及手术室,使高危新生儿的救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产儿科合作,建立新生儿病房,产科出生新生儿,共1560例,其中高危儿(包括早产儿、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先天性心脏病等)560例为观察组。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产科出生新生儿1526例,其中高危儿568例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观察组:产儿科合作,建立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入产房,从首先了解孕妇是否有合并症,胎儿期开始监护,分娩、产后全过程监护干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判断由新生儿科医师完成。1分钟Apgar评分8-10分者常规护理,监护2小时;4-7分而5分钟时达到10分者支持护理,监护6小时;≤3分或5分钟仍在7分以下者,新生儿科医生严格按ABCDE国际通用复苏方案进行复苏,评估和保暖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复苏下转入新生儿病房或NICU继续正规系统的治疗。

2结果

实施产儿科协作前后高危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观察组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14,P<0.05),窒息的病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x2=2.41,P<0.01)。

表1产儿科医师协作前后高危新生儿窒息比较(例)

组别n窒息发生数窒息病死数

轻度重度合计例%

例%例%例%

观察组560183.1640.79223.9510.18

对照组568254.3681.34335.7061.05

3讨论

大多数高危儿产前有各种高危因素,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大,正确及时的救治尤显重要。我院产儿科协作后高位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高危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体会是:1)儿科医师进产房及手术室及早诊断、了解围产期高危因素,尤其高危胎儿出生时,赢得了抢救最宝贵的几分钟,有利于及时复苏及其后的处理。2)每次高危分娩都有受过训练的新生儿科医生在场,备足所需器械、设备和药品,用前检查,用后补充,依次定点安置以便随时取用,若没有合适的设备,即使技术娴熟的医务人员也无法成功地复苏婴儿。3)重度窒息儿特别是有粘稠胎粪阻塞气管者要立即行气管内插管,因为气管内插管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缺氧状态。决定新生儿是否需要复苏是新生儿科医师正确评价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及皮肤指标,如果等到1分钟后再开始复苏,宝贵的抢救时间就浪费了,特别是在新生儿严重窒息时。4)在复苏成功后,继续评价、监护窒息儿也是很重要的。重度窒息儿在产房或手术室复苏后,呼吸、心跳恢复欠佳者,由新生儿科医师及时转入新生儿病房及NICU,继续进行心、脑、肾等系统的保护性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新生儿科医师进产房对产科新生儿的救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产科医生更加安心的将精力投入到孕妇的监测及治疗当中,避免了因既顾母亲,又顾新生儿导致的忙乱而发生的产科漏洞。新生儿科医师能及时发现和鉴别新生儿的各种高危情况,复苏迅速,新生儿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产科医师对新生儿的评分有时会在主观上对新生儿评分过高[3],新生儿科医生评分更加客观,准确率高,从而对新生儿的诊治更加及时,从另一侧面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人口素质,产科的质量亦有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萍,王长华,任国庆,等.不同类型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6):35-38.

[2]封志纯.高危新生儿的转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5-8.

[3]陈秀英.儿科产科医生协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意义[J].临床医学2003,2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