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剖宫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孕妇剖宫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杜兰兰,王秋玥,何秋艳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对孕妇剖宫产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分析讨论1例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原因;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恢复好,无后遗症发生;讨论:做好出院指导,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对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剖宫产;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英文简称DVT是临床孕妇剖宫产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栓子的脱落、转移,引起患者心、脑、肺等器官栓塞,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30岁,G1P039w+4宫内孕活胎,于2015年9月20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禁饮食6h后改流质饮食,肠蠕动恢复后进产科普通饮食。术后平卧6h后改自由体位,协助翻身,被动活动双下肢,常规应用消炎、补血、宫缩补充电解质输液等治疗。术后24小时拔出尿管后下床活动,第三天肛门已排气,第4天停输液治疗,第5天母婴出院。于产后第20天,患者感右下肢肿胀,疼痛难忍,伴麻木感,不能行走。查体:T:38.7,P:85次/min,R:20次/min,BP:110/80mmHg。右下肢凹陷性水肿,皮肤温度高,B超检查显示:右骼股静脉血栓形成,立即收治住院,给抗凝溶栓治疗,用药5d后左下肢肿胀明显减轻,可自行抬腿,以往症状逐渐缓解,共住院15d,治愈出院。

1.2护理措施

1.2.1一般护理

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度,高于心脏,使骼内静脉处于松弛状态,有利于静脉回流。保持室温在25度左右,床单元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下肢给予保暖,禁止热敷、按摩,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周长并记录。每2小时更换肢体受压部位,防止长时间压迫缺血而发生褥疮,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栓子脱落,观察有无胸闷、胸痛、咳嗽、心悸及气促现象,早期发现肺栓塞的表现。水肿期间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防止水肿进一步发展,进食低脂、含丰富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大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增加行走距离和锻炼下肢活动度,以促进下肢静脉的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对因病情需要回乳者,指导患者在回乳期间,乳房避免挤压,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情况,禁止按摩、挤压患肢、保持大便通畅,以预防栓子脱落致肺栓塞。溶栓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出院后,继续口服华法林3-6个月,并经常监测PT,1NR,用药期间注意有无出血情况。穿弹力袜3周一6个月。

1.2.2药物治疗的护理

抗凝疗法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肝素不宜输入过快,使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和出血发生。用药期间,每天按时检查凝血时间,观察牙床,鼻粘膜有无异常出血及有无血尿便血,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现象。尿激酶作为一种溶栓药物,是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激活剂,能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溶栓后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早期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使用能降低血粘度。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时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和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用药时要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恶心、呼吸困难、少尿等症状,要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时间。

1.2.3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患肢肿胀、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因此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减轻思想负担,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技巧,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处于最好的心理状态。

2结果

患者在治疗10-15天后临床体征明显改善,小腿腓肠肌疼痛、肿胀基本消失,皮温、皮色正常。随访6一12个月,复查彩超证实下肢静脉管腔完全再通,无复发及后遗症,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3讨论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发病因素有3个:静脉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该产妇出院后大部分时间均在床上导致患者不能有效的活动肢体,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於滞。产褥期由于皮肤排汗功能旺盛,大量出汗会造成血液的粘稠度高,患者坐月子期间因惧怕小便多引起疼痛,饮水较少,这些因素都加剧了患者体内水分的丢失,使患者不能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终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身心痛苦,这也给我们护理人员敲响了警钟,除在住院期间做好相关护理,确保无并发症发生外,还需做好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特别是出院前,重点做好产后保健方面的指导,要反复讲解、示范,用提问的方式检查产妇是否确实掌握,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出院指导内容的依从性。要重视产后访视工作,可利用电话询问或进家看望等形式进行,掌握产褥期产妇的生活习惯及身体各方而的恢复情况,将有关知识及时传授给产妇和家属,强调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工作,让产妇掌握自我监护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卢爱金,张美娴,潘素招.43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II.桂患者

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7):645.

[2]汪向群,林负袭.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II.桂形成的预防及护

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A):62.

[3]张怀华,刘相娟,郭江英一例剖宫产术后36d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2010)04(b)-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