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初中体育教学的研究

叶凤群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中学叶凤群

【摘要】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的快乐,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发展体育活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研究;生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233.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6-0090-01

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课的快乐,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发展体育活动。一方面,体育游戏活动的选择要生动有趣,充满竞争性或娱乐性,不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愿望,同时帮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形式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选择积极的健康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选择体育游戏,注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生理规律,设计游戏的行动和组织形式,选安全的有技能和综合性的游戏。例如:在培训学生速度时,教师可以设计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的"触球接力"首先,在操场上选择一块空地,画点,并以点为中心,画一个10到20米的等边三角形,把实心球放置在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然后拿出三个接力棒,放置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准备工作结束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并站在三角形的三条边上,面对中心点,游戏开始后,每个小组的第一个人站在顶点,做好跑动准备。老师的口令一发,站在第一排的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开始跑动,触球后再跑一圈回来,拍一下第二个学生的手掌,先到的得一分;第二个学生根据相同的方式进行游戏,直到所有的学生完成,得分较高的团队赢得奖励。在游戏中,教师讲述游戏规则,让学生容易接受,听得懂,并能迅速进入游戏。在掌握简单的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难度,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

学习体育的兴趣是基础,而信心才是学好体育的关键动力。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多做课堂辅导,多给予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在竞技游戏过程中,往往会有胜负之分,教师要让学生对胜负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其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改正错误,勇敢迎接下一次的挑战。对于大多数女学生因为其自身身体素质较低,往往在体育测试上缺乏信心,难以达标,从而经常逃避体育课学习。对此,教师要多鼓励他们,不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兴趣,还要多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让其了解,虽然女生没有男生的身体强壮,可是后天的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弥补先天不足,完成达标。多给予她们做针对性的项目训练,使其后天培养得到有效成果,从而帮助她们树立学习体育的信心,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学生的指导者,必须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开拓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有对未知知识的渴求欲望和积极探索的主动性,利用教学规律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体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不断总结,以此来作为创新的依据。同时,还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根据自己改进的想法来受教于课堂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不断的研发体育教育改革的新项目和教学的新方法。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结合科学理论来提出新观点,用新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开拓创新,对于可行的教学办法进行充分利用并加以推广。

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目标单一,组织形式死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单调的投掷练习中掌握动作的办法,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投掷动作,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个个满怀激情地大胆表现,身心愉悦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四、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1、注重基础性教育。顾明远教授指出,素质教育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就是基础教育,它必须为学生的成长打好三个方面的基础: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者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做到:(1)培养学生体质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2)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3)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3、加强小群体自主活动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是在学生集体行为的前提下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各自发挥着自已的积极性。现阶段体育教学必然受着器材、场地条件的制约和技能复杂组合的影响以及学生群体心理的社会导向作用,因此,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学习小群体,将越来越普遍地代替传统班级制下的指令性分组,这是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