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

沈澜

沈澜(上海邮电医院200040)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0-0300-0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医院专业人才的培养。临床住院医师是医院人才梯队中最基础的部分[1],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临床住院医师是潜在的医学人才,他们的培养、成长和发展关系到医院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更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对培养21世纪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起着承前(医学生教育)启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作用[2]。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以及1995年印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对我国住院医师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上海邮电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工作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自1993年以来,我院按照卫生部的规范要求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训目标

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大专及本科学历的住院医师,通过系统、规范化的第一阶段培训,打好扎实的基础,掌握本科室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的处理能力,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二、培训方式

针对目前从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就定向科室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订了我院的培训方式。

1、培训要求

(1)医学理论方面要求巩固医学理论知识,掌握轮转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培训要求的专业必修课;

(2)临床技能方面要求能准确询问、书写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基本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

2、培训轮转安排

(1)科室安排为内科、外科、骨科、妇科、眼科、心电图、B超、放射科等;

(2)轮转时间为临床科室2个月,医技科室1个月;

(3)同时根据定向科室适当延长相关科室培训时间及专科培训时间。

3、培训开展情况

(1)本院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住院医师培养管理制度》、《三基考核制度》、《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等,重点放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做到有“章”必依;

(2)在培训人员方面及时掌握人员情况,在培训计划制定中根据培训人员意向及培训大纲要求安排轮转科室及时间,重点为定向科室的培训;

(3)在培训内容上强化“三基”训练,特别是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三、考核办法

所有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按规定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登记手册》,在科室轮转结束后,组织相关的出科考核,由带教老师及科主任评分,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后,按规定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核通过后办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合格证书。

由于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的是3+2模式,故后2年主要考核带教质量,总住院医师能力,小讲课主讲能力,论文书写质量,经科室和医院评审合格后办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合格证书。

四、总结与建议

1、自1993年我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共计110名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在岗人员中应有50名人员完成5年培训,实际45名人员完成此项培训,合格率为90%;应完成第一阶段培训人员为6名,已完成培训人员5名,合格率为84%。

2、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们已成为临床工作第一线的主力军。他们探索问题的敏锐性有显著提高,自我临床实践能力明显增强,观察总结能力得到很大飞跃。自培训开展以来得到各科室的支持和赞扬,大部分科主任认为培训对增强参训人员医疗水平和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大有益处,参训人员认为科室带教认真,学习收获很大。

3、建议临床住院医师平时应注重“三基”训练、强化“三基”训练、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多参加各类院内院外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与科室人员共勉。医院及科室能提供相应听课及外出学习机会,使临床住院医师的医疗水平能不断提高。

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得到了住院医师及科室的广泛好评。对住院医师培训进行综合评价,将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治疗[3]。

参考文献

[1]朱建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医院管理论坛,2009,5:56-58.

[2]伍绍文,张力.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做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4:276.

[3]孙庆毅.建立对住院医师培训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