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与思考

雷新亮

雷新亮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不断显露出一系列问题,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也经历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类型。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它带给了我们许多思考。

【关键词】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044-02

一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在世界范围看,高职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期,主要以培养技能型的、应用型的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到20世纪中期,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整个高等教育的50%。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为实现这些国家的经济腾飞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列举几种主要模式进行分析。

1.CBE模式

它以美国、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代表。这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确定、学习和运用,以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主。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织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并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该模式重视及时反馈,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个别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并以形成性评估为主,最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德国为代表,为许多国家所仿效。所谓的“双元制”模式是指“一元”为企业,另“一元”为高职学校,其主要内容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实用人才,必须通过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两大系统的密切合作来进行。学员要先向有资格招收学徒的企业、工厂报考,录取后与企业签订合同,当工厂、企业的学徒工,同时又在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当前,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引进“双元制”的做法已发展为以下三种模式:(1)叠加式模式,即理论与实践培训相继进行;(2)一体式模式,即理论和实践培训平行进行;(3)交叉型模式,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交叉进行。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双元”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整体的培养目标上,合二为一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一分为二,表现出明显的“双元”属性。“双元制”的培养模式,被德国人自称为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3.CBET模式

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CBET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培训,它突出地强调了教育训练的结果——学生经过高职教育训练后实际具有的操作性能力,这意味着其职业培训思想从传统的强调训练过程的职业培训转移到强调培训结果。这种职业培训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否达到行业中具体的能力标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组织专家确定能力标准,成立国家资格委员会,建立一种能力本位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主要做法是:根据产业的需要,由行业培训咨询机构制定和开发,依据经国家培训局批准的能力标准或培训包,按照能力标准或培训包开发课程,开发的课程经认证和注册,学校和培训机构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教育,按照能力标准或评估包所规定的评估指南对学生培训教育结果进行评估,对评估合格的学生颁发准备就业的国家资格证书。

二由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发的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所列各国高职教育模式的共同点:一是定位都比较准确,它们与普通教育有鲜明的差别,主要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二是重视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行业联系十分紧密;三是打破了直达车式教育的传统模式,建立了一种交互的多轨式的可分段选择的升学渠道,架设了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增加了灵活性;四是重现课程建设,强调以就业市场为向导;五是坚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学生毕业时能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这些做法对我国高职教育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好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一些思考。

1.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长期受“重学术、轻技术”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普遍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完全认同,在发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如把高职院校作为“高考失败者的大本营”。要改变这种尴尬被动状况,必须更新观念。同时,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CBET模式的成功经验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它在发展过程中,享受了政府一系列具体政策的支持。

2.政府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

我国高职院校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严重的资金不足问题,市属高职院校大都没有省级政府的投资,多数市级政府对高职院校投入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从而影响其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而影响到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外高职教育的经费大部分来源于政府,如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的办学经费90%以上由联邦政府和州府拨给。当然,高职院校自身也应主动投身市场经济,广开资金渠道,自我作为。

3.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必须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紧靠市场

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部门和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生产状况紧密联系,使之成为主要从事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毕业后能很快顶岗工作。在教学内容上,因为高职高专教育的起点和归属是应用,所以实践教学应在高职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职业岗位群,着眼于不同行业发展的高科技信息、高技术、高技能要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普遍认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国外高职高专教育这方面都有可借鉴的经验,如日本高职教育办学的主要形式是“产学合作”,还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模式。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虽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体制、政策、经费等原因,虽然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有较大比例,但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5.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国外高职教育之所以有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办学效益,职业资格证制度是直接原因之一。我国由于在劳动准入制度、行业职业技能标准等方面发展缓慢,一方面造成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使大量的职业教育资源长期利用不足,甚至浪费。因此,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和推广,提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激活巨大的职业岗位培训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高职院校应立足地方,一专多能,积极拓展服务功能

国外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技术教育、补偿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而我国的高职教育从诞生至今,多数学校都把90%以上的精力放在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上,这是缺乏竞争力及社会认同的根本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必须“重心下移”,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办学准则开放办学,不拘形式、主动适应、优化服务质量,唯此才能使学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之中,使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前新、卢红学.高等职业教育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2]北京联合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关于我国高职高专发展问题的调研报告——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戴勇.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特点及启示[J].职教通讯,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