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叶志琴朱金兰(通讯作者)杨小燕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收集眼科门诊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综合评估并分析眼科门诊治疗护理的风险,制订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防范措施,有效加强眼科治疗护士对专科治疗护理风险的应对能力。结果:通过眼科治疗护理中常见风险相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加强专科操作培训,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等,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眼科门诊治疗的护理安全。结论:眼科门诊专科治疗操作较多,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治疗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中,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中稍不留神,极易发生差错事故,因此,在进行治疗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专科治疗操作规程,做到谨慎、细心、体贴,对护理风险及时评估,熟练掌握处理方法,才能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42-02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每年的眼科门诊量近10万人次,眼科门诊专科治疗操作多,护士在繁忙紧张的治疗工作中稍不留神,极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眼科门诊治疗特点制定的科学合理的护理风险防范对策能规避护理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现将常见的眼科门诊治疗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眼科门诊治疗患者9362例,其中男5136例,女4226例,年龄10天~92岁。

2.眼科门诊治疗常见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

2.1晕厥

发生晕厥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空腹状态下接受眼科治疗,如角膜异物剔除、取结膜结石、泪道冲洗等,另外体位改变过快,患者在治疗时过度紧张和恐惧也可发生突然晕倒。

防范对策:护士在为眼科门诊患者进行治疗及护理操作前,询问患者是否空腹,告知患者不能空腹进行治疗,应进食15分钟后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面色,一旦患者主诉不适,出现面色苍白、出虚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将患者平卧,并提供糖水或含糖食物,必要时测血糖,开放静脉通道,按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待患者病情平稳后方可离开治疗室。

2.2碰撞或跌倒

发生跌倒的多为视力差及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多数行动不便,有听力障碍,感觉迟钝,易发生碰撞、跌倒等损伤。

防范对策:保持治疗室环境整洁,通道顺畅,改变体位要慢,避免发生跌倒的意外事件。

2.3局部出血和血肿

眼部注射如球结膜下注射、半球周注射、球旁注射、球后注射、颞动脉旁皮下注射等侵入性操作,当护士业务不熟悉,技术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或不能熟练掌握进针深浅度,注射后局部按压时间不足,可导致局部或眼底出血,血肿等。

防范对策:眼科门诊治疗护士人员固定,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眼部解剖结构,注射结束后指导患者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局部加压包扎,避免给病人眼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4眼球损伤: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角膜异物剔除、治疗性角膜绷带镜佩戴、结膜拆线、角膜拆线等治疗操作时由于患者配合不好,眼球不能固视或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动作粗暴等造成患者眼球不同程度的损伤。

防范对策:治疗操作前,详细讲解治疗目的、方法及治疗中患者固视的重要性,使患者了解相关治疗操作的目的、方法及其配合要求。教会患者固视的方法以取得患者的主动积极配合。其次治疗护士在操作中做到稳、准、轻,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治疗时间长中途结膜囊滴0.9%生理盐水预防角膜干燥,患者眼球转动时要及时停止操作,以防止眼球损伤。

2.5局部感染

由于外伤后就诊时已是感染创面,手术或外伤后创面防御机制减弱、敷料的污染,执行换药、拆线操作消毒不严格,都可致局部感染。

防范对策: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时室内通风,治疗室循环风紫外线每日消毒两次,每次一小时。在治疗护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污染创面要彻底清创,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敷料,应及时更换在换药时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如创面分泌物增多、发红等,应及时向经治医生汇报进行处理。向患者及其属宣传无菌意识,保持家中环境清洁,及时到医院更换敷料。

2.6特殊药物不良反应

球结膜下注射的药物如散瞳合剂中的阿托品,盐酸肾上腺素可出现心率加快,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静脉注射荧光素钠部分患者药物过敏反应。

防范对策:培训护士常用药物知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掌握预防及处理方法。急救药物器材定期检查维护,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熟练掌握抢救物品器材的使用和急救技术。治疗护士注射阿托品,盐酸肾上腺素要严格执行医嘱按剂量注射,注射前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告知可能发生的反应和症状。眼底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患者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询问过敏史,告诉患者和家属造影的操作流程和需要的时间,荧光素钠稀释后作静脉过敏试验,注射后要严密观察,造影结束静脉针保留15分钟,患者无不适反应方可拔针,一旦患者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及胸闷不适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吸氧,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按医嘱1毫克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应用抗过敏药物,正确、有效地抢救患者。

3.结果

晕厥、碰撞或跌倒、局部出血和血肿、眼球损伤、局部感染及特殊药物不良反应是眼科门诊治疗护理中常见的风险,眼科治疗护士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对患者均进行了治疗护理风险评估,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和正确处置,无一例差错事故的发生。

4.结论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其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1]。护理风险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多环节性、突发性、风险系数高、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2]。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提高护士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贡辉.眼科门诊患者就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l,26(12):2l—22.

[2]冷育清,等.门诊高危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1):100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