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电力调控运行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如何提升电力调控运行效率

张小丽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沁阳市供电公司河南省沁阳市454550)

摘要:电力运行系统包含:变电站、电厂、线路等。电力线路的链接尤为复杂。电力调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能进行合理的传输与调配。如果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其安全性。所以应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工作,使其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效率;分析

1导言

为了向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需要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方面的工作产生更多重视。下面针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应的优化方法进行阐述,希望电力企业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这些优化方法进行合理应用,为区域均衡用电目标的实现及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性、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等方面的正常用电。

2电力调控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剖析

电力系统的运程囊括多个环节,从运程角度考虑可分为发电环节、运送环节、配电环节、变电环节和使用环节这五个阶段。这些阶段即属于独立运程,同时也需要必要的手段将其串联融合,在保证衔接顺畅且安全的基础上方可实现高效率的系统运行。但就当前的电能输送复杂程度来说,若要在每个区域所有的环节中都实现细节监管明显难度过大,于是就逐渐导致电力调控可预见或可及时控制的范围越发缩小,相应的防护技能也逐渐弱化。此种弱化形态不属于正常范围内,且一旦分节控制区彻底失效,便会带动其他电网区域,造成无法估量的用电影响。因此必须加深现有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3.1电力调控运行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

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借助于管理维护人员对其工作进行补充与把关,如果管理人员工作未做到位,就会影响到电力调控的最终运行效果。不仅影响到电能的调控,也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工作不到位的影响因素有:调控人员素质未达到工作要求,自身能力水平欠佳;部分调控人员责任心稍差,履职效果不好,工作态度不认真。

3.2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自身建设合理度不高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后期运行使用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但与人员运维有关,某些还关联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其自身建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如果具备较好的质量效果可以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能。但在我国目前阶段的电力调控运行工作过程中,缺陷与弊端在系统中多处存在,而这些弊端的存在也必然会对之后的安全运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严重制约。

3.3电力调控运行的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现阶段,电力调控运行过程越来越复杂化,那么其相应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各类问题极其容易发生。各类问题的产生也有重要原因,那就是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管理机制并未跟上其发展速度,无法达到作为管理与监控的实际效果。此种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弊端在我国电力系统快速发展过程中,是伴随发生的,不是个例,因此需要重视。

4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中分级管理及统一调度的管理模式应用较多,不同模式能够进行更好的互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多保障。然而管理制度、操作人员技术和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应用及运行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下面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其一,管理制度及体系方面的问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周期较长,若缺乏相应的运行管理制度,便无法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系统作用的发挥提供更多保障。如何针对新时期电力企业调控运行系统工作特点及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成为人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其二,操作人员技术方面的问题。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操作人员的操作具有较大联系,若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经验、能力和技术方面有所欠缺,未能对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应用操作方法等进行掌握,便会对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无法为系统运行提供更多保障。其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讲电力调控可以归类于应用系统管理的范畴中,在实际应用功能方面较为显著,因此在系统运行期间,人们将目光更多的集中于应用功能这一方面,对系统管理工作有所忽视。此外,管理人员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管理时,对人员配置方面的工作不够重视,并且未能做好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一旦出现问题,管理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彼此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把责任转嫁于厂家并掩盖问题本质,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运行效果产生较多负面影响。

5电力调控系统的科学优化措施

5.1针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优化

5.1.1实现对电力调度系统目标的优化

为了确保电力调度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对其进行设计目标的优化,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设计,显示出调度系统之中监控设备与主线接线图的运行状态,并利用相关软件,将监测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绘制。

5.1.2把握电力调度系统的相关原则

一是要使电力调度系统处于开放的环境之中,在开放的信息共享的姿态下,可以有效避免信息的遗漏和重复,从而减小信息失误与冲突。同时,开放性的环境还可以促进电力之间的交流,使调度系统的兼容性增强,实现不同种类设施的链接。二是电力调度系统的实用性原则也是重点。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小的系统,可以进行优化的处理,在确保系统优化的前提下使其具有可扩充性,以适应不断开发的新技术。

5.1.3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主要从两个关键部位进行优化,即主站系统和变电站点优化、主干网的网络拓扑优化。其中在对主站系统及变电站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内部构成、功能及各项技术指标,更好地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和传输。在对主干网的网络拓扑优化过程中,要在网络中心的节点上布设重要系数,在与其他系统链接的条件下,构建换装拓扑网络,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优化与共享。

5.2针对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优化

5.2.1实现IPLC监控

为了确保对电度量检测的准确值,需要强化对电力监控系统的PLC监控,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分布式系统之中,保障电力数据的同步准确性,确保电力网络的高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5.2.2推行实时同步的电力数据监控及分析

为了全面实现电力监控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要保证在无人操作状态下的实时同步监控,要重点对监控系统的电话报警系统进行优化,确保应急情况下的信号连通与传送,并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判定电力故障的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故障处置,从而保障电力整体系统的安全稳定。对于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研究,要重点考虑对系统的科学与优化,要将调控体系的实用、安全、稳定为前提,实施不同结构、不同层面的优化,实现由传统经验系统、分析型系统向智能自动化系统的转变,要基于电网的复杂结构、电力设备的维护等方面,加强对电力调控系统的调度数据网络与风险管控,保障应急状态下的故障信号传输,推动电力行业健康、稳步、安全前行。

6结论

综上文对提升运行效率的途径探析我们可将其总结,若要有针对性的优化提升,首先就要明确调控运程及其具体内容,如此才能在管理体系和人为模式上探寻升级途径,而后针对调控细化内容逐步梳理系统流程,按阶段性的原则,以点线优化的手段,增强阶段控制,最终达成优化系统能度,继而提升电力调控综合系统的运程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益民.简析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及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9):19-20.

[2]张玉娟.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51-52.

[3]谷芳,张新友.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70.

[4]吴斌.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7(33):189+178.

[5]刘月贤.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管理方案初探[J].低碳世界,2017(33):183-184.

[6]徐文翰,徐常青.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