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研究进展

禤彩霞秦培英杨开杰

禤彩霞秦培英杨开杰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35000)

【摘要】C反应蛋白(CRP)是反应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CRP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中的敏感指标,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监控指标,临床中应对CRP增高者加强监测,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关键词】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卒中关系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74-02

缺血性脑卒中(CIS)又称为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疾病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基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有一定的关系,其中作为反应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和破裂、心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即对近年来有关CRP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CRP概述

1.1CRP的结构特征

CRP是一种可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内源性免疫反应蛋白五聚环蛋白家族成员。血清CRP是由肝脏合成的非抗体性蛋白质,最早由Tillett和Francis于1930年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发现,1941年被测知为蛋白质后命名为CRP。1950年被纯化结晶后利用电子显微和X线衍射技术发现其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呈球体形的多肽亚单位组成,5个亚基以非供价形式构成环状五聚体,并有一个链间二硫键,每个亚基分别有近似排列于识别面和结合面两个平面上的呈依赖性的两个Ca2+结合位点,识别面含有磷酸胆碱(PCH)结合位点,结合面含有补体C1q和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位点[1]。人类CRP相对分子量为118000,主要的调节因子为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其中IL-6为CRP合成的主要刺激因子。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肾脏是除肝脏外可分泌CRP的第二个器官[2],在生理条件下,CRP以低速率合成,且以较高的亲和力与内质网相连,急性炎症时,在IL-6为主的细胞因子诱导下CRP表达急速上调,在内质网结合处的构象发生改变,亲和力下降,血浆CRP浓度急剧增高达正常浓度的1000倍,随后又可迅速恢复到正常值。

1.2CRP的生理作用

CRP的合成和降解均在肝脏进行,其合成迅速,有创伤、细菌感染等适当的刺激物触发时,机体血浆中CRP浓度会迅速升高[3],目前认为CRP与损伤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水平表达可作为急性组织损伤的可靠判断依据,也可用于反映应激反应强弱[4~5]。CRP可以与补体C1q及FcTR相互作用表现出机体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吞噬和调节作用等生物活性,可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结合,在免疫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当前对于CRP具体功能尚未能完全认识,目前的研究认为其生理作用主要与CRP的结合特性、对补体系统的激活和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刺激血小板聚集等特性有关。其在体内作用的途径主要有补体激活途径和经CRP受体途径两种,前一种作用途径中,CRP在识别PCH后改变自身构象暴露Ciq结合位点,经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利用形成膜攻击复合体或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促使机体损伤、坏死细胞或病原微生物清除,后一种作用途径中CRP可与细胞上存在的CRP受体结合后抑制中粒细胞活性,下调急性期炎症反应,同时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上调慢性期炎症反应。

2CRP与缺血性脑卒中

以往的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RP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多数的学者认为CRP增高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的预示因子和危险因子。

2.1CRP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关系

CRP是最为敏感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之一,正常情况下血中含量极微,当急性炎症或创伤、坏死时其水平可明显增高。国外以往有前瞻性的研究发现,以CRP为代表的炎症标志物水平在急性脑梗死中有明显增高。国内袁云华等[6]采用免疫比浊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72h内、7d和14d的血浆CRP浓度进行测定,发现患者发病72h内的血浆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脑梗死的面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发病7d左右时血浆CRP浓度达到定顶峰,病情开始好转时血浆CRP浓度开始逐渐下降,至14d时基本恢复正常值,提示CRP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也有研究报道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

2.2CRP在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及预后评估

国外的一项健康调查研究发现相较于血浆CRP水平在最低四分位数者来说,CRP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数的人群发生缺血性脑卒或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在男性后者风险是前者的4倍,女性中则为5.5倍,表明CRP水平可用于预测心肌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7],此后也有多项调查研究及临床研究表明,CRP水平上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越高,预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越高。国外以往有研究发现CRP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相关性,可用于反应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临床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组患者CRP水平升高更为明显,表明CRP不仅与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关系,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展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与脑梗死的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能够准确地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疾病发生的风险,可用于疾病的病情判断[8~10]。脑卒中急性期,缺血引起的炎性反应可致大脑损伤,局部增加的炎性因子、巨噬细胞等可接到炎症级联反应,与临床疾病分期有一定的关系,患者急性期CRP可反应脑组织损伤的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密切关系。赵玫等[11]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RP水平测定发现,CRP异常组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较CRP正常组高,影像学证实梗死面积较CRP正常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RP水平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吕芳等[12]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入院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中重型(31~45分)患者的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16~30分)和轻型(0~15分)患者,表明患者病情越重,CRP水平越高,同时脑卒中后有强烈炎症反应的患者预后差,CRP水平异常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CRP水平正常者差,死亡率较CRP正常组高,表明CRP可作为检测脑血管病预后的炎性标志物。国外也有研究发现[1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79%的患者CRP水平升高,35%的CRP水平高的患者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复发性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新血管意外或死亡。

2.3CRP浓度升高的治疗及意义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CRP增高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已开始将检测血清CRP水平作为抗炎治疗基础和指导的试验,其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一种中灵敏度高于C反应蛋白的蛋白,其最低检测指可达0.1mg/L,且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昼夜一致,在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降低血浆hsCRP成为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中的新靶点。目前的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在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14~15]。他汀类药物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最为经典且有效的降脂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还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可降低血浆CRP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从而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起到帮助作用[16],目前国内也已有多项的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中有着确切效果[17~18]。国内以往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阻止血栓形成,更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血清CRP增高者应用100mg以上的阿司匹林可较好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常度娟等[19]临床研究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改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转归。叶虹等[20]临床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康复期治疗中可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效果,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率。

3小结

缺血性脑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损伤,发病后机体可发生急性相反应,CRP作为一种反应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表达水平可反应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血浆CRP越高则一般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越差。目前关于CRP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虽未完全清楚,但降低CRP浓度将有利于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改善预后,因此临床中应加强对CRP水平较高患者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降低CRP水平,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参考文献

[1]刘晓.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D].广东医学院,2007.

[2]JabsWJ,LogeringBA,GerkeP,etal.kidneyasasencondsiteofhumanC-resctiveproteinformationinvivo[J].EurJImmunol,2003,33(1):152-161.

[3]李海丹,郑志平.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4):598-599.

[4]宋冠男,朱芳琪.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51,53.

[5]张炳荣.缺血性脑卒中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J].医学与法学,2010,12(3):123.

[6]袁云华,蓝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1,23(3):483-484,487.

[7]RidkerPM,CushmanM,StampferMJ,etal.Infalammation,aspirin,andriskofcardiovasclardiseaseinapparentlyhealthymen[J].NEnglJMed,1997,336:973-979.

[8]牛智领,唐兴江.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卒中[J].医学综述,2008,14(12):1796-1798.

[9]王庆峰.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09-4510.

[10]陈琳迪,寇雪莲,唐维国,等.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88-2589,2611.

[11]赵玫,张漫.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18-20.

[12]吕芳,仲铨维.C反应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34-35.

[13]DiNapoilM,PapaF.Inflammation,hemostaticmarkers,andantithromboticagentsinrelationtolong-termriskofnewcardiovaculareventsinfirsteverischemicstrolepatients[J].Stroke,2002,33(7):1763-1771.

[14]谭杰,李承晏,俞小梅,等.阿司匹林每日服用100mg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疑难病杂志,2011,10(3):173-175.

[15]李若照,陈志斌.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0):49-50.

[16]李静,蒋立新,李希,等.他汀类药物在中国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调查[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5):348-351.

[17]孟令海,李迥,尚淑玲,等.5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调脂药依从性研究[J].医药导报,2012,31(7):941-943.

[18]梁赋,胡少敏,黄达等.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54-1855.

[19]常度娟,孙金波,张凤等.发病前服用阿司匹林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转归[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8):708-710.

[20]叶虹,罗群英.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