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雒博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雒博晗

雒博晗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肝硬化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因该类疾病的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治疗存在困难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将会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关键词:心理干预;肝硬化护理;应用效果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后期则以肝功能障碍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因其危及患者生命而受到临床重视。临床上在积极治疗该疾病的同时,其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研究组男女比22∶26,年龄23~69岁,平均(45.12±2.6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0例,初中15例,小学13例;对照组男女比22∶25,年龄25~70岁,平均(46.23±2.57)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9例,初中14例,小学14例。两组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向患者进行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教育,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一是整理和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选取素质较高且资历较深的护理与患者进行接触、交流,了解其疾病类型、病情发展程度、性格特点等情况,以此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二是针对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患者明确患者心理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予耐心开导、解释、教育与鼓励,减轻其心理负担,提升治疗配合度;三是对尚未发现心理问题的患者,要进一步增强干预的信心,可以适当安排其进行放松性训练,通过肌肉运动消除内心紧张情绪;四是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并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以缓解患者恐惧心理,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息。患者对自身的健康极为关心,但多缺乏相关医学知识,临床护理人员需行全面指导,依据患者自身特点,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使患者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对不良习惯行自觉纠正,适当锻炼,保证优质睡眠,按时服药等,为疾病治疗提供保障。五是是松弛疗法:指导并鼓励患者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听喜欢的音乐及看喜欢的书籍,可用看电视、散步、下棋等转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况。六是家庭及社会支持干预:家属的恐慌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严重影响,使焦虑心理加重,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进行指导,对患者加强关心和帮助,教会其监测病情变化的方法,掌握肝硬化病情加重应急措施,对患者的正确用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饮食进行引导和监督,创造一个愉悦、健康的亲情氛围,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信心,以使焦虑情绪减轻。

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SAS)和抑郁(SDS)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有抑郁症状为SDS标准分≥50分,有焦虑症状为SAS标准分≥50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健康、社会功能、睡眠质量和精神健康。

4.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以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经护理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值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是指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采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及技能技巧,对需要护理患者的心理予以积极、正确的影响,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肝硬化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多伴有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甚至存在自杀倾向。由于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国,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为3000万人,而这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因此,有关肝硬化的治疗护理工作尤其重要。由此,本研究将已选定95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予以心理干预的研究组,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肝脏参与机体多种激素代谢,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病变造成其功能下降,减弱了对儿茶酚胺物质的灭活,此物质为对情绪行调节的主要激素之一,以导致患者性格、行为异常。同时因肝硬化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来自于医疗、社会、经济的压力过重,易产生不良心理,加重病情。本研究可得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项结果,其中分析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可知: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予以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其原因在于,心理护理干预重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收集患者入院后的基本资料,即疾病类型、性格特点等,采用耐心、积极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可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感;肝硬化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且患者对该疾病尚无充分、正确的认知,其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因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恐惧感。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和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目的。进一步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可知: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予以心理干预可改善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其主要是因为,心理干预重视改善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不仅可让患者接受需要治疗的事实,还可建立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充分信任感,进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7]。此外,心理干预还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不仅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从而提升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患者治疗配合度,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尚未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匡霞.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5,7(2):31-32.

[2]谢映辉.积极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护理杂志,2016,12(18):1696-1697.

[3]肖秀丽.心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0(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