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2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徐纲

关键词: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Implements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howinthehistoricalteaching

XuGang

Abstract:Intakesanexamundertheeducationsystem,thetestresultheightverynaturalbecomesweighsthestudenttostudythefitandunfitqualityandtheteacherteachinghorizontalheightmostimportantcriterion.Thisnecessitycreatestheteacherfortoenhance“teachinglevel”totestanytoteachany,doesnottestdoesnotteach,forenhances“withthestudentstudyefficiency”totestanytostudyany,doesnottesttheconditionwhichcannotgotoschool.Transfersinallencompassmenttestundertheguidingideology,alivinghistoryturnedthespiritlesshistoricaldatastack,oriseventhetestquestionstack,hasbecomethestudentinpidualitydevelopmentbarrierandabandonscannot,studiesthetastelessseriousburden.Obviouslybytookanexamtheeducationtotransformto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alreadywastheextremelyurgentduty.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istakeimprovestheallstudentsbasicqualityastheprimarypurposeeducation,thehistoricaldisciplineisenhancingthestudentqualityaspecttohavethevitalrolecomprehensivelywhichmanyotherdisciplinesareunabletosubstitute.Thisarticlespeakingofthehistoricalteaching,howchatstheauthortoimplement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

Keywords:HistoricalteachingImplementation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031-02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很自然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最重要的尺度。这就必然造成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而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和学生为提高“学习效率”就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状况。在一切围绕考试转的指导思想下,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史料堆积,或者甚至是试题堆积,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障碍和弃之不能,学之乏味的沉重负担。可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了。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历史学科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就历史教学而言,谈谈本人是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

1.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并做到:①用自己的语言讲。②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③与上课内容有联系。④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的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有卧薪尝胆”、“为什么要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官?”、“中国丝绸为什么堪称工界第一绝?”等等。教师在关键处起“点铁成金”的作用。

2.利用历史教学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等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这样充分利用教材特点,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学生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全面的发展。

3.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中学阶段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①规范作用;②组织作用;③传授作用;④管理作用;⑤评价作用;⑥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综合性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第三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

总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完成这项改革任务,在教师的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还要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思想、能力以及全面素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