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临床治疗分析魏广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临床治疗分析魏广清

魏广清

魏广清

(河南省林州市中医院河南安阳456500)

【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09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本次抽取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设为治疗组),其中治愈28例,治愈率为93.3%;20例采用非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其中治愈15例,治愈率为75%。结论: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治疗效果较好,但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诊治方法。在早期胃瘘期间,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病情加重时,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灵活运用治疗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脾切除术;胃瘘;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193-02

脾切除手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手术,在我国这种手术的开展广泛度和成功率均较高,胃瘘是患者行脾切除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胃瘘之后患者无法有效地摄入营养,饮食困难,且容易并发其他器官的病变[1]。同时,胃瘘患者容易出现复瘘的现象,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近5年来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胃瘘治疗的治愈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42±2.3)岁。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术后有大量酸性液体从引流口流出;部分患者出现了体温偏高、左侧上腹疼痛和左侧膈下感染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确诊胃破裂,行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等情况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参考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胃管减压,术后并发胃瘘需立即禁食,留置胃管,将胃容物导出,降低胃瘘出量。同时保证引流通畅,在左膈下留置引流管保证通畅引流,防止腹腔内有胃内容物进行扩散。最后,积极做好营养支持。保证血浆、白蛋白等营养进行随时补充。存在炎症和腋下感染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死亡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情况。并对胃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胃瘘发生的原因,对影响治愈率的一些常见因素进行探讨。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在本次抽取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治愈28例,治愈率为93.3%;2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治愈15例,治愈率为7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死亡例数治愈率(%)

治疗组30281193.3

对照组20153275

注: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高。

3.讨论

胃瘘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人身安全,要探究胃瘘的有效治疗方案,需要分析胃瘘的发病机制,对胃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3.1胃瘘原因

胃瘘原因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胃损伤。一般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对胃壁和血管造成了损伤,从而造成了胃瘘。二是胃缺血坏死发生胃瘘。在实施断流术时会对上半胃的所有血管进行切断,这就会导致胃壁出现血供减少的现象,手术过程中会对胃底浆肌层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发生撕裂,引起胃血管吻合支发生断裂的现象,进而使胃壁缺血性坏死穿孔得以引发,致使胃瘘的发生[2]。三是迷走神经损伤与胃潴留。在进行断流术时将迷走神经部分分支予以切断,进而导致胃壁蠕动出现减弱,这就会极易导致胃扩张的发生并且还会引发胃底浆肌层发生撕裂,手术结束后对胃肠进行减压的时间太短,发生胃潴留以及出现扩张加重的现象,从而导致胃瘘[3]。

3.2胃瘘治疗

(1)胃管减压。胃瘘患者在术后应当立即禁食,用相关工具将胃容物导出,降低胃瘘的可能性和胃瘘出量。(2)营养支持。胃瘘患者禁食期间,缺少必要营养元素的摄入,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从而引发全身器官衰竭,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因此,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每天热量供应在6kg左右,同时随之补充血浆、白蛋白等营养元素,以促进患者切口愈合。(3)引流通畅。引瘘是胃瘘患者治疗中的常用方法,该方法需在左膈下留置引流管,保证患者通畅引流,防止腹腔内有胃内容物进行扩散。(4)抗生素治疗。胃瘘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容易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和膈下感染,因而必须对胃瘘患者采取采取抗感染治疗,采用抗生素等药物,确保患者弥漫性腹膜炎和膈下感染的少发或不发,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以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50例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方案,结果发现,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治愈28例,治愈率为93.3%;2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治愈15例,治愈率为75%。

综上所述,以手术治疗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的治疗效果较好,但采用何种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科学的诊治方法。在早期胃瘘期间,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病情加重时,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灵活运用治疗方法,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民彪.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24):5321-5323.

[2]段建军.脾切除术后并发胃瘘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62-63.

[3]华浩水.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