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拓源适度提升--让数学复习课更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固体拓源适度提升--让数学复习课更有效

陈雪莲

◎陈雪莲(江苏张家港市沙洲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200-01

摘要: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二是熟练技能,形成能力,提高正确率。三是发展思维,在复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分析以上目的,我们发现复习课对学生而言,应收获到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和新的体验,因此,数学复习课也应保持新授课那种让学生“新”、“动”的滋味,让学生在“知新”的过程中,适度提升,从而体会到学习之“乐”!

关键词:数学;复习;平淡;精彩

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节课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虽然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多的是承载着“回顾整理知识、沟通生成联系”的独特功能,其目的是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进行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可见,上好复习课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具体表现在:一是复习的内容如同把已学的知识进行“炒冷饭”,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二是复习的时间因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而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三是复习的方式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大多是在教师一厢情愿的引领下进行的,学生缺乏主动性……。那么,复习课是否就因复习内容的旧、时间的紧、方式的死而无法“美容”来吸引学生了吗?怎样让复习课也保持新授课那种让学生“新”“动”的滋味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渗透策略:让学生在尝试中理清思路

课堂是师生双方生命活动的场所。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整理知识,而这一分析、归纳、概括的整理过程,如果用课中十几分钟的时间来展开,就可能会因内容多、关系杂而导致过多地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成了“纤夫”,一意孤行从头到尾讲个不停,教得很累,但收获的却是中等生的枯燥、优等生的乏味。因此,教师在扮演“纤夫”的同时更要多做做“牧者”的工作,能学的让学生自学,能做的先让学生尝试,能讲的让学生先讲,能练的让学生先练。

如在“立体图形”总复习时,把整理这一过程提至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来复习和整理已学知识。学生自学,自己整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展开图、计算公式、生活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回家查阅了六年级上、下册和其他的工具书,阅读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课堂是所不能及的。学生可以边学新知边整理,也可以学完新知再整理。这样,学生有了足够时间来构思和串联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由于是个人“杰作”,就可能因人而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图画式……。课中,教师组织学生把“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析。一次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的比较,就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只需对一些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疏通或重组,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复习知识。

二、自露马脚:让学生在错误中自我反思

复习课要让学生回顾旧知、理清关系,用整体的系统的眼光来重审知识间的联系。另外,我认为复习课还应该让学生复习平时在学习中犯过的“错误”。其中,有“账”可查的更多的是练习中的错误,这是学生当时学习的“病历”。有些错误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则是非认知方面的;有些错误具有典型性,有些错误虽然不是共性问题,但或许对其个人是体会深刻的。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学习中的错误,然后筛选自感值得一提的“病情”,在课中自我剖析,说“病源”,说“病理”,说“药方”,……。课中,学生的“露丑”活动,对于自身又是一次反思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别人则又是一次提醒和复习的过程。

如复习立体图形时,正当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时,一名学生居然大声质疑:为什么这三个立体图形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求体积?这出乎教师预设的问题使学生都陷入了沉思,顿时教学进入了僵局。这是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立体图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学生的思维经老师点拨,迅即观察起来,有的说“这些图形都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有的说“如果把这些图形沿高锯开,横截面与底面完全相同。”其他学生听了频频点头,我成绩追问:“还有哪些立体图形也可以这样计算?”学生马上想到底面的圆环的圆柱体,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求体积。学生们为自己的发现欢欣鼓舞。

学生的“自露马脚”,用自己的嘴讲出了自己学习中曾经的疑惑和困难,如属个体性的问题,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好奇;如属普遍性的问题,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来自学生真实的声音,学生爱讲,学生爱听,远比由教师一味地苦讲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的“错误”成了很好的复习教学资源。

三、学生命题: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张扬个性

复习课中的练习,既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过程,又是智力技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些基础知识的基本练习题,如果完全由教师供给,学生又可能产生“炒冷饭”的厌倦感。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复习内容自编习题或试题,课中可以选择“得意之作”当众点将,让其他学生来解答,然后由这位学生评改;也可以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换自编题,相互“考试”,相互批改,相互评析;教师也可以从中择优加工汇编成单元测试卷组织测试。这种“礼尚往来”的练习形式深受学生欢迎,时间可以延伸至课后。

如:复习“数的整除”

师:同学们,你们快毕业了,老师想给大家留个联系方式,该留个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呢?

生1:电话号码。

生2:QQ号。

生3:Email

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

师:电话号码可以吗?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从左起依次是:素数表中排第一和第二的两个素数之和。()10以内最大的偶数。()最小的质数。()10以内最小的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数。()10以内最大的质数。()最大的一位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自然数。()10以内最大的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

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搜索已学知识,都想尽快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经过小组商量,按要求有序排列,很快猜出老师的号码是58237919。

师:请将你们家中的电话号码或你的QQ号写成编码,请你的同学猜一猜。

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破译编码中,复习了数的整除有关概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而主要是获得聪明。”所以真正的复习课应该是学生自主的复习课,给学生自主的时空,给学生自主的权力,一份自编数学小报、一本错题本、一张自编练习卷,都能让让学生在“知新”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