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益

付丽君

付丽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高级中学016100

我校为了贯彻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本学期召开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并组织了各学科听评课活动,通过三个月的讲课、听课和评课,我感受颇多,下面谈一下我个人在听课和讲课中的体会。

打造高效课堂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总有一项是最要紧的。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下面我主要从三方面谈一下。

一、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展示和点评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下面先介绍一下展示:

1.对于这两轮听课和讲课,我感觉到展示的三方面的重要性。

(1)展示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创新的方法。在物理方面最明显地体现在一题多解上,一次物理课上我让学生展示的是一道计算题,三个组的学生做一道题,三个组同学展示出三种不同的方法,这就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独到理解和解决问题创新的方法。

(2)规范学生的学习成果。如我听过张瑞老师的登高,规范学生的答题“通过什么什么描写,表达了什么什么思想感情”。

(3)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如解题的思维、方法、步骤等。

2.课堂展示的形式

学生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口头语言是人际间交流的工具,而学生在考试时多采用书面语言。这就要求在展示的方式上灵活多样,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提高。

(1)口头展示。口头语言简短、灵活、平易、生活化,但不及书面语言精确严谨完整,易于展示,形式灵活表达内容丰富,容量大,易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足。展示缺乏持久性,无法让多人同时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展示的形式有说、唱等对于比较简单、直观的内容选择较好。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

(2)书面展示。书面语言是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这种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不足是时间要求高。考试时多采用书面语言。展示的形式有简答、画图、绘描等形式。如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3)实物或模型展示。如讲地球同步卫星时,让学生制作地球和卫星的模型,通过学习小组表演卫星绕着地球转的过程,探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同步,在角色表演中,体会同步的意义,掌握它的条件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二、点评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老师点评和学生点评结合。我在兄弟学校一共听了4节课,听了一节高三物理,高一两节物理、高二一节数学,这四次课都是学生在点评。我感觉由于我们刚开始实行,应该把老师点评和学生点评结合,简单的问题展示可以让学生点评,在点评方面,老师应该多做些。

2.点评不是讲解,更不只是展示答案。那么点什么?老师点拨什么?应该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

3.点评时,言简意赅,一语中的。通过展示和点评,学生对规律、方法进行到位的总结,通过展示和点评能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我们点评时也可以是对问题的拓展提升。

三、导学案问题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我们说,高效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那么如何启发和帮助,除了上面所说的点评之外,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1.导学案的编写问题。编写过程体现了我们老师的真功夫。必须下大力气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由浅入深,使知识问题化,使问题具体化,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设计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这里的深度是针对我们的学生,切记盲目拔高),让学生自己“跳一跳够得着”,同时要不落俗套,复杂问题更要在形式上一定要设计新颖。像我们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时,以具体的自由落体运动为例进行计算,再延伸拓展,最后推导出守恒的表达式,再总结守恒的条件。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以后做题就找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跳一跳能够得着”。总之,我感觉导学案设计一定要本着一个原则:让导学案成为老师教学的杠杆,不要成为老师们负担。

2.导学案的使用问题。两次讲课,老师们可能感觉到我两次讲课的效果有所不同,第二次要强于第一次。实质上问题就出在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第一次讲课导学案我是让学生自主填写的,学生为填导学案而填导学案,我没有进行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机械的、被动的,再留10分钟预习讨论的效果还是那样的。第二次导学案是在我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说课堂展示效果要好于第一次。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导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所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充分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角色,不做纯粹知识的灌输者,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领者、组织者和欣赏者,一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质疑、思考、合作、讨论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上几点是我在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中得出粗浅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