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25例临床诊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25例临床诊疗体会

李俊芳

李俊芳(湖北省天门市拖市卫生院43171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5例剖宫产术后于腹壁切口处发生子宫膜异位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25例腹壁肿块均经手术切除,切除病灶肉眼观为紫蓝色、深褐色结节,其内可见陈旧性血块和/或咖啡色粘稠液体,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上皮腺体或腺体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出院。术后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随访1年无一例出现复发,无一例出现切口瘢痕肿块及月经相关疼痛。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配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效果好,剖宫产术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11-0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身体其他部位[1]。多见于盆腔脏器,盆腔以外器官如腹壁切口等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2]。故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0年收治的25例腹壁切口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临床资料,概括和总结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防治措施。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7.3±2.5)岁。所有患者均有1-2次剖宫产史,其中1次21例,2次4例。手术切口为腹壁横切口20例,纵切口5例。剖宫产原因包括胎儿窘迫10例,前置胎盘6例,疤痕子宫4例,社会因素4例,产程停滞1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到4年,平均为(2.7±0.5)年。

1.2临床特点25例患者均表现为经期腹壁切口或切口周围某固定部位疼痛。触诊时可在切口瘢痕周围触及单发肿块,直径在1.5-5.0cm,实性、质地韧、边界不清、活动度差。20例患者自诉肿块在月经前、月经期可有增大表现,且胀痛明显,月经期后肿块可自行缩小,胀痛逐渐减轻。同时5例患者还发现经期肿块表面皮肤可呈现为蓝紫色或出现少量渗血。更有2例患者即使在月经间期也有肿块胀痛拒按,甚至影响夫妻生活。

1.3检查方法25例患者均给予B超检查。B超检查发现腹壁切口瘢痕下超声可探及混合性包块,以实性为主或为实性非均质性。

光点呈密点状,边缘不规则,内可探及无回声暗区,包块无包膜。

1.4诊断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及其剖宫产史,结合B超结果,均考虑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且有3例患者同时合并有盆腔异位症。

1.5治疗方法25例患者中18例肿块较小者(<3.0cm)于月经干净后4-5天在局麻或硬膜外麻下行局部病灶清除术,7例肿块较大者(>3.0cm)于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每天1次,每次12.5mg,连续口服2-3个月,使病灶缩小至3.0cm左右再行手术治疗。手术于肿块径线较大方向作一梭形切口,两端超出异位肿块1.0cm为宜。术后一周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每天1次,每次12.5mg,连续口服3个月,以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1.6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2结果25例患者腹壁肿块均经手术切除。术中见肿块形态不规则,无明显包膜,病灶区组织颜色灰暗,有散在内膜组织,大部分异位结节位于皮下,有20例,占80%,肌层3例,累及腹膜层2例。切除病灶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上皮腺体或腺体样组织。术后7天腹部伤口拆线,均一期愈合出院。术后第7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共3个月。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他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0个月,未见复发。

3讨论3.1发病机理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0.03%-0.47%。[3]目前发病机制主要有种植学说(包括经血逆行、医源性种植)、免疫学说、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本文2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说明腹壁切口处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进入宫腔的手术操作密切相关,手术可将子宫内膜直接种植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腹壁切口,以上病例进一步支持种植学说。但异位的子宫内膜并不一定发展为异位症,能否发展为异位症与机体的免疫因素有关。正常机体免疫系统可对异位内膜进行识别,清除和消化。当患者免疫力低下NK细胞、巨噬细胞活性降低,对自体同源子宫内膜的细胞毒性降低,清除活性异位内膜的能力也会降低,从而使异位内膜生长导致异位症的发生。

3.2诊断要点(1)有宫腔手术操作史,本文2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2)腹壁原切口处发现有触痛的肿块,肿块大小和疼痛常与月经周期具有相关性,呈周期性变化。(3)B超检查发现腹壁切口瘢痕下超声可探及混合性肿块,以实性为主或为实性非均质性。边缘不规则,肿块内可探及无回声暗区,肿块无包膜包被。(4)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潜伏期通常为剖宫产术后6个月-2年,就诊时间为22.8-68.6个月。在本研究中,25例患者发病时间为剖宫产术后6个月-4年,平均为(2.7±0.5)年。

3.3治疗方法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对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范围应超过异位病灶直径1.0cm,且缝合腹壁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肿块较大者(>3.0cm)于术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每天1次,每次12.5mg,连续口服2-3个月,使病灶缩小至3.0cm左右再行手术。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继续使手术未能切除的镜下病灶活性降低,减少复发。

3.4预防措施首先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该病的发生。其次,重视剖宫产手术操作过程,要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脱落、种植情况。注意保护腹壁切口,避免多次擦拭宫腔,缝合前要对腹壁切口充分清洗,尤其是横切口两端。

参考文献[1]姚焕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99.[2]李云龙.22例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10-1311.[3]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