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研究和应用田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基于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研究和应用田海

田海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米易县供电分公司,四川米易县617200

摘要:建设智能电网工程的过程中,我国需考虑安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以保障电能质量。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是指在自动化供电系统中,能实时监控不同用电者,并通过在电力系统的各线路中广泛分布自动控制集成系统,及时了解和有效预防电网中的各项情况,以保障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

关键词: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具体应用

引言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电网发展趋势,是一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和进步,通过电网调度和变电站监控一体化的设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调控一体化对设备远程操作、监控手段和设备自动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未来电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将电网逐步向智能电网建设推进。

1电网调控一体化应用的现状及意义

1.1电网调控一体化建设现状

结合现存电网调控体系和电网运行遥控功能,建立了以电网调控中心为核心的电力系统管理机制,实现了电力调控一体化。调控一体化推动电力系统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集越化方向转变,以达到互联互通的目的。第五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D5000是我国现阶段最高级、最先进以及功能最全面的服务型平台,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平台。它利用国产相关软硬件和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增强研发力量。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分为集中调度和分层调度两种调度模式。传统调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运行对经济发展、整体安全保障以及供电质量的需求,但是电力系统调度管理可有条理地控制整个系统。对于电力系统监管、运营以及管理层面,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区相关特性。立足于历史、经济以及地理环境等角度,不同地区采取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建设规划。我国大型地调电网多采用调度和监控分设的模式,其中监控采用集中监控,如大连、天津等地的电网。先进地区采用调控一体化建设模式,利用调度和监控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服务器群、双套互为冗余的架构模式,如杭州、北京等地的电网。现阶段,变电运行模式分为三种: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这些模式无法满足系统网架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网架的不断复杂以及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要求。

1.2调控一体化应用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电力设备,如电脑、手机、电视、通信网络等都需要依赖电能的输出供应。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在生活上对用电设备的使用,给人们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另外,供电企业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常常要排除电机故障或者要更换新的装置设备,但是这个过程对人力和物力的需求较大,给电力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合理高效率进行电网管理,实施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应用,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网络化,进而清晰地对电力装置进行准确的判断,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能高效的做出指令,比之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有着快捷、高效、智能的优势,在电力企业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电网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

2.1建模层技术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为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已将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用于电力系统。为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电网从业者采用调控一体化建模层技术时,需考虑我国电力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客观评估设备状况,并及时上报和抢修发现的漏洞和问题。建模层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保障了电力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

2.2人机展示层技术

人机展示层技术是调控一体化的主要技术。当前,传统电力系统已无法满足我国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时代要求,如传统人机技术已无法良好地作用于电力系统和自动化应用。将人机展示层技术融入调控一体化技术后,可利用有效手段对系统的备份和合并等流程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2.3调度和监控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中,工作人员需收集和检测电力系统反馈的信息,调控电力系统发出的信号。相关人员需及时有效地监控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参数,对出现的问题、临时情况及紧急故障进行相应反馈和抢修。工作人员测控完毕后,需解析电力系统作业中的每个细节和相关参数,总结和反馈处理后的信息,并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和标准进行调控。

2.4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技术

调控一体化技术包括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处理等相关技术。数据处理完毕后将自动生成结果,并反馈结果。在调控一体化基础上,主机服务器和人工站可互相协作,归纳总结已知信息,分析监测的实际情况。

3企业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用

变电所集控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实现使得所监控的数据和信号集中,方便监控和掌握,少量人员即可完成对多个站所的操作和巡检,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集中监控模式的建立,变电站无人值守、综合管理和安全管理是电网智能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引进先进监控系统,实现岗位集中监控。通过变电所无人值守,优化岗位结构,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高操作效率和可靠性,实现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劳动定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电网管理水平,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为下一步电网建设起到指导作用。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快速发展,电力系统集控管理、调控一体化管理可以稳定和迅速地完成对设备的控制,也可以完成大量工艺参数的监控和记录,所具有的声光报警功能对岗位有效监盘有很大促进作用,提高电力系统集中控制,实现远程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具体工作如下:

3.1根据电网区域地理位置、自动化水平、设备水平,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

(1)成立电网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增加电网监控人员,负责电网调度、变电站监控及特殊情况下运行方式调整等工作,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成立运维操作站,负责网内变电站的日常操作、巡检及事故处理。辨识传统电网集控站管理模式与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区别,编制《电网调控一体化监控运行管理规定》、《电网调控一体化设备巡视点检标准》、《电网调控一体化监控操作、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流程》、《电网操作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制度。(2)组织现有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调查、评价、改进工作,满足电网调控一体化对调度自动化功能要求。对各站所的后台数据备份,制作子站及主站遥控遥调点表,将所有受控站消防系统、视频系统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监控站,调度中心监控站实现调度自动化“五遥”功能。

3.2全面推行区域化集控站管理,合理调整值班、点检模式

根据区域集中程度及操作量大小,对现有110kV集控站进行合并、重组。通过对白班、夜班工作量及工作强度等方面分别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夜班工作量较小,将夜班电量计算、设备点检等工作调整到白班进行,夜班人员按满足监盘和完成基本工作需要进行配置,适当增加岗位常白班人员力量,充分提高现有人力的劳动生产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考虑到岗位整合后,集控站管辖区域扩大,操作量增加,夜班人员配置较少等情况,通过对现有运行设备及目前的点检周期分析评价,结合行业设备点检的相关要求,从提高点检质量的要求出发,通过技术人员讨论后确定,设备点检周期由每4h点检1次(现有人力无法满足),改为24h点对点对设备专业点检1次,日常点检3次,确保岗位合并、调整后的点检质量及点检效率。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管理模式也跟上时代的变迁。而推出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转管理模式。由于电网提高了科学技术和设备,实现职工化和智能化,因此实现电网一体化模式体现在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力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路模式的应用创新。

参考文献

[1]侯贺永.试论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8(20):61-62.

[2]谭敏.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调控一体化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24):191.

[3]陈培勇.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3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