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陈炜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壮岗镇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27661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通过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参照组61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患者在此之上辅以倍他乐克治疗(倍他乐克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各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倍他乐克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为(75.34±11.03)次/min,相较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参照组更佳,P<0.05;LVEF为(47.56±9.35)%、LVDd为(57.36±3.47)mm、LVPWT为(7.34±1.02)mm,均较治疗前改善,同时优于参照组,P<0.05;倍他乐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可观,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倍他乐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089-02

在临床上,大部分器质性心脏病进展后的最终结局均形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复杂,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会威胁其生命安全[2]。近几十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发现β受体阻滞剂可将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3]。倍他乐克即为一种具有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本次研究中将该药物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发现对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显著,总体疗效良好。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倍他乐克组、参照组2组,其中每组患者占61例。

倍他乐克组当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1例、30例;年龄为36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7±12.75)岁;发病原因:冠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

参照组当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2例、29例;年龄为3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3±12.14)岁;发病原因:冠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

以上两组患者的资料对比均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给予其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利尿剂等。对于伴有心绞痛或者心肌缺血患者,应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

倍他乐克组当中,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其倍他乐克治疗。指导患者口服,每次6.25mg,每天服用2次。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药量,每周增加6.25~12.5mg左右,最大药量每次不可超过400mg。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

1.3观察指标

将以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各心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并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P<0.05表示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

治疗之前,倍他乐克组以及参照组患者的心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倍他乐克组优于参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次/min)

2.3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倍他乐克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其中头晕、乏力患者共2例,数周后均消失;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头晕3例、乏力2例、低血压4例。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

3.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近年来日渐上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4]。因此,临床应给予积极的治疗,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

心力衰竭患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均处于激活状态,导致甲肾上腺素的水平升高。患者血浆中的甲肾上腺素水平越高,则其预后越差。使患者的心室结构、容量以及质量等均发生改变,造成严重的心室重构,导致患者心衰的进展加快,且增加了疾病的死亡人数[5]。

临床上,将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可缓解痉挛,阻断患者的心力衰竭和儿茶酚胺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减少心肌损伤和坏死[6]。研究结果中显示,倍他乐克组患者的心率为(75.34±11.03)次/min,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同时心功能各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LVEF为(47.56±9.35)%,LVDd为(57.36±3.47)mm,LVPWT为(7.34±1.02)mm,且优于治疗后的参照组,P<0.05。以上结果可证明倍他乐克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明显较常规治疗更佳,可有效证明以上观点。

总之,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研究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伟文.倍他乐克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6):71-72.

[2]邓敏文.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6):124-125.

[3]王晓群.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34):60-61.

[4]庞羽.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34):3-3.

[5]秦元杰.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2):149-149.

[6]邓宪勇.前列地尔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脑利钠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9):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