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监测预防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监测预防的应用效果评价

易艳林荣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检验科510655

【摘要】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监测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00例健康体检者、248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204例其他良性疾病者,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监测血清中常见12种肿瘤标志物的分泌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阳性率为87.90%,良性疾病组阳性率为37.25%,健康体检组阳性率为7.67%。结论:在恶性肿瘤筛查中,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的检出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肿瘤筛查

肿瘤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预防肿瘤发生。目前,临床多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但单一肿瘤标记物检测缺乏特异性,故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已得到临床高度重视。而随着近年蛋白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提供良好条件,具有高通量、微型化、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1]。本文在恶性肿瘤筛查中应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旨在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300例健康体检者、248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204例其他良性疾病者,均进行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常见肿瘤标志物有CA125、CA153、CA199、AFP、CEA、PSA、NSE、FER、HGH、f-PAS、β-HCG等。

1.2检测方法

入选者检查当天早晨空腹,抽血静脉血2~3ml,不加任何抗凝剂,经离心处理后,置于-4℃冰箱保存,在48h内完成检测。选用LU-07生物芯片检测仪(C-12,上海铭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选用雅培Abbott12000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及其配套试剂,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严格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进行。

1.3判断标准

多种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范围[2]:CA125<35.0kU/L、CA153<35.0kU/L、CA199<35.0kU/L、AFP<20.0ng/ml、CEA<5.0ng/ml、PSA<5.0ng/ml、NSE<13.0ng/ml、HGH<7.5ng/ml、f-PAS<1.0ng/ml、β-HCG<3.0mIU/ml、FER男<322ng/ml,女<219ng/ml,若各项指标超过临界值,则表示为阳性。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多种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经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测结果

恶性肿瘤组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体检组、良性疾病组,P<0.05,如表1所见:

2.3肿瘤术后检测结果分析

所有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根治术治疗后,随访12个月,进行追踪检查,发现术后3~4周各项血清肿瘤检测值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

3讨论

随着近年恶性肿瘤发生率及死亡率的不断提高,加强恶性肿瘤筛查工作的开展,对预防肿瘤以及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临床诊断肿瘤的主要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经济实用等优点。而无症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筛查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单一血清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强,检出率较低。随着临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的不断研究,国内外大量学者发现,采取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单一指标检测检出率低的问题[3]。

蛋白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分析技术,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将特定的检测蛋白固定在支持物的表面,使标本中的靶蛋白特异性与其结合,再使用芯片技术对其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学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靶蛋白的定性、定量检测[5]。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即通过该项技术,对常见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定量检测,具有高通量、微型化、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且安全、无创、可靠,适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诊断。本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组阳性检出率较高,高达87.90%,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良性疾病组,同时肺癌、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检出率均较高,这与王亚南[6]报道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采取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检出率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创伤小等优点,可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

【参考文献】

[1]匡红,孙晨,李静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在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9):1074-1076,1079.

[2]王晓飞,王玉洁.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11-1113.

[3]严海燕,钟日辉,李竞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老年人健康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9):924-926.

[4]李毅,许明芳,顾咸庆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中铁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2,41(19):1920-1922,1925.

[5]王亚南,廖莉娅,郑晓琴等.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肿瘤筛查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1-3.